2013-01-14
周岳平
初冬的日子,秋童君从香港飞抵杭州。次日细雨濛濛的傍晚,相约来到西子湖畔品茶。窗外是水光潋滟的西湖,山色空濛中满眼是艺术的气息,身旁的儒雅的秋童兄拿出四十余幅近作的图片,一一道来,犹如诉说他疼爱的一个个精灵般的女儿一般,悦色泻满他的脸上,弥漫在空气中。
秋童先生是以都市水墨画蜚声画坛的。他以三十多年的香港都市生活体验感悟思索,创造性地在钢筋水泥中表现人文的诗歌。都市的梦想、困惑、希冀--都市水墨画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如果说他的都市水墨画是都市交响乐的话,那他的这些水墨花鸟更是一首首诗词,一段段小提琴乐曲和一声声越剧的清唱。
他说,这批水墨花鸟作品,是他心灵放松的状况下完成的。看着一幅幅充满灵性的作品,宛若童心未泯的秋童君心涌清泉一般,浇灌着他创作生命中的每一段旅程。
宁静自然、天人合一是王秋童杰出艺术表现力的源泉
《湿了荷花雨便休》这幅作品从立意到构图均可圈可点,微风过处,雨荷仿佛少女在舞动,奔腾,欢快地向天空伸展。王秋童可谓写绝了荷花的千姿仪态、万种风情。从《映日荷花别样红》、《迎风溢露》、《十里荷香烟水间》、《雨后风荷湿》到《花香伴月露》、《圆影覆华池》、《西厢待月荷香香》、《荷花香气过湖来》。他笔下的人格化的荷花仿如笼着薄纱的处女,物我两忘,沉浸在自然的绿水和如黛的青山中迎风舞动,诉说着诗一般的意境。他的《红梅》、《幽兰》,他的《墨竹》、《紫藤》,乃至他的《牡丹》、《金桂》,传统题材在他的笔触中是这样生机盎然,富有活力。
他的中西文化交融的作品别具风格。我特别喜欢他这幅《百合玫瑰》,尽管是瓶花,生命似乎也很短暂,而红白色调通过光影明暗的沉浮,仿佛诉说着都市人绚丽的梦。在繁华的灯光下,人生的困惑,迷茫和淡淡的忧伤随着百合玫瑰的幽香弥漫开来。
他的这批水墨作品,与其说写尽四季花鸟,不如更多让人们感悟四季人生。品味他的水墨花鸟,滋润着我们的浮华的心境。
取法多方、写照人文是王秋童水墨花鸟画的文化张力
秋童君是位全能型艺术家,从水墨到油画,从版画到水彩,他创作的领域及其宽泛,兼容并蓄成了他艺术生命的写照。
他从儒学中汲取理性,在佛理中感悟禅意,从道家境界去体验超脱。面对西湖,秋童君谈着宋文化历史中苏小小的凄美,苏东坡的豪放,柳永的婉约,陆游的诗情。充满文化积淀艺术西湖给予他太多太多的感悟。
宁静、淡泊、自然写照着这些作品,也勾勒着王秋童的人格形象。这与当今画坛充溢着自我、自大、冷漠的丑陋现状截然不同,而他带来的无疑是清风,人文的细雨。读王秋童的水墨花鸟,仿如品味龙井茶,沁人心脾享受着这份都市人难得轻松和愉悦。也许,文化贵族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
他的艺术创作和人生历程推动着人文美术的传扬
尽管身处岭南,但他师承却是海派,接受了更多长三角文明的洗礼。从北纬22°到北纬31°的超越,也许是命运给予他的机遇。作为中国近现代文明文化集大成的长江三角洲给予他艺术太多的启示。而生活香港这一国际化大都市,西方文化和文明也深深影响着他的创作思想。
我们应该反思人文沙漠化、精神空壳化的时代走向。经济的发展未必就是社会文明的提升,幸福指数的提高。社会和谐发展任重道远,而美育的普及和道德的重构至关重要。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二日,湖南安化乡村发生枪击纵火案,凶犯刘爱兵用猎枪、砍柴刀和纵火等极端方式屠杀了包括其亲生父亲在内十三个亲人、乡邻。十年前,他考入了湖南美术学院,却因家里没有钱,进不了校门。我们在痛恨刘爱兵的凶残的同时,面对层出不穷的此类事件,我们应该反思全社会人文的沙漠化和道德的缺失,以至美育荒芜。我们社会应该给更多\"刘学兵\"们提供生命的养份,包括道德重构,人文重塑,美育的滋润。政治家们承担教化万方的责任,我们艺术家理应为社会文明进程和品质生活构建承担美育创造及推广的责任。
王秋童的艺术探索道路,为美育在文明社会中作用和功能作出了表率。
澄怀观道,宁静淡泊似乎还难以准确描绘王秋童先生,他身上那种对艺术的执着,对自然和人类的友善和友爱,社会文明生活的推崇,以及分享美育的理念,深深感动和感悟着我。
我相信,我们可以从他这一幅幅作品去体味,去品读人生的超越时空的宁静、怡美,去追寻我们每个人心灵的无限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