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8
我是画画的,又是客居杭城的温州人,故对新近召开的温州首届艺术博览会特别关注。虽然自己没有身临其境,但有当地的亲友参与其中,所以事先事后对整个过程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借此机会我想说说自己对温州书画市场的一些肤浅的看法,求教于各位专家。
温州是改革开放我国先富起来的地方之一,经商者足迹踏遍全国乃至世界。温州人炒股、房地产投资时有新闻爆出,外出经商者从各地赚来的钱,源源不断的汇入家乡。温州资金雄厚,经济发达,是世人皆知的事实。穷赊账、富收藏,艺术品投资应该是下一个热土。4月初至5月初召开的艺博会,无疑会对温州收藏的升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届艺博会初始设计200来个展位,全国各地画家、画廊、艺术经济机构纷纷抢滩温州。后来展位比原计划拓展一倍,据介绍共有8000平方米展示空间。其中外地参展者占九成以上,他们企盼只要温州人拿出其他产业投资中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投资艺术品,那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后来,据了解温州人并没有这样做,如何解读这件事呢?我想大概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目前温州缺少书画消费人群。
温州鞋业、服装、电器、打火机等制造业相当发达,产品销往各地,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温州人勤劳致富,第一代、第二代经营者深知创业之艰辛。尽管腰缠万贯,但在他们身上节俭节约习气依然根深蒂固,不肯轻易花钱,商海的苦战也使他们少有欣赏书画的闲情逸致。大小企业的老板几乎全是当地人,而务工者大都是来自云南、四川、贵州等贫困地区,这庞大的人群一定时间内,也不会是书画的消费者。温州人有生意头脑,如果这方面有市场潜力的话,当然是不会轻易放过的。外地的冲着温州的声望而来,当地人了解情况,商机一时还不会太多,所以,这次艺博会本地参展者还不到十分之一,这也是我没有参加这次艺博会的原因吧。目前温州没有几家高档画廊,经营状况也不尽人意。市内仓河巷是画廊其中地方,这里经营的字画基本上是属于中低档。这方面有人问为什么义乌会好一些呢?我认为义乌是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采购商云集在那里。人口流动很大,其中不乏有热衷于书画收藏人士,书画作品也随之流往各地,不只是当地消费,而温州除了春节探亲、民工流以外,人口相对稳定。
二、温州人经商阅历丰富,不肯盲目投资。
眼下中国书画收藏不很规范,繁荣混乱并存,虚火过旺,赝品、投资者炒作不在少数。图画不同一般商品,有形象、有色彩,又蕴含着画家全部功力和学养。是一个不易读懂而又最容易使人误认为自己看懂的艺术。辨别真假、优拙,需要眼力,有难度。国宝、废物同为一纸,一念之差,几万乃至几千万就打水漂漂。人们不肯轻易冒这个心中无数,不确定性很大的风险。温州有句俗话:“风头霉头两隔壁”(相邻只有一墙之隔的意思)。据了解温州人购买字画多半倾向本地各家(其中大多数是已故声望高的名家),据说艺博会第一天就卖出一幅售价20多万元温州籍画家刘旦宅的作品。记得前几年也听到过温州人对艺术品投资小心、谨慎,只有看准后才出手。
三、书画投资前景广阔。
温州原本是东南文化名城,改革开放前,文化产业主要表现在工艺美术方面。温州的欧塑、黄扬木雕、漆器、画帘、欧绣、镶嵌都是闻名遐迩产品。前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有批高水平的书画家方介堪、戴学正、王敬身、苏渊雷等和他们的学生活跃在文艺界。文革结束后的几年内,老人们相继去世。一些学生也在后来的商品大潮冲击下,纷纷改行,下海经商。只有部分人支撑下来,书画界出现了断层现象。温州还有一个现象,家教、文化及各类技能培训特别火旺。经商致富后的温州人很重视子女的教育,这方面舍得花钱。这是一个很好的风气,对下一代文化素质提高有很大作用。现在,年青的第三代开始成长,书画方面已有人崭露头角,重视文化艺术之风已渐渐回浓。新一代人重视生活质量,消费观念和他们的前辈也不同。太平盛世,经济繁荣的年代,收藏之风都很盛行,古今中外都一样,温州当然不会例外。
四、温州优越的内部条件,需要外部去激活。
温州的艺术品收藏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是零打碎敲的个人行为。还远未形成产业,更未融入整个潮流。
我国当前投资渠道不算很多,温州民间资金十分雄厚,有手中有钱没处花的忧郁,收藏艺术品毋庸置疑是个很好的举措。能保值增值,能点缀生活提高档次,能为子孙留下一份珍贵的财富。温州人头脑灵活,脚踏实地,改革初期,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温州模式”。胆大心细、包天(包民航客机)包地,敢为人先,做别人未做过的事。但是书画收藏的普遍观念,还停留在认为只是附庸风雅的文化消费,并未抬到投资做产业的高度。要加快当地书画收藏步伐,需要外部介入推动。譬如集中各地收藏家在温州举办几次高档次大型拍卖会。举办艺术品收藏只是讲座,举办书画、文物鉴定培训班,办名家书画展览等等,逐渐加浓艺术品收藏氛围,使其认识提高到艺术品投资是个高雅又有前途的商业行为。温州人很实在,不肯做迷迷糊糊的事。但是一旦认清前途,似乎可以预言,他们一定会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