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上直销 | 艺术资讯 | 展览空间 | 美术馆在线 | 艺术批评 | 艺术家在线 | 艺术财富基金 | 名作欣赏 | 精彩视频 | 关于我们

通变与互释--黄骏中国画作品展

分享到: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专题评论

彩绘的历史——解读黄骏的历史题材创作《定海保卫战》

2014-07-08

  在此次浙江重大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定海保卫战”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黄骏的选题。
  定海保卫战是浙江近代历史上一次为民族、为气节的自卫战争。鸦片战争爆发后,舟山是其中的主战场之一。舟山地处我国沿海东部,兼有政治、经济、交通、军事等优势,尤其是军事战略地位更显重要,鸦片战争爆发前期,英国殖民者对舟山更是垂涎已久。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英外交大臣在致海军部的机密件中,就已把舟山称为远征军设立司令部的合适地点,在颁发给远征军海军大臣训令中规定的作战方案里,也把占领舟山群岛作为战争的重要目标。其时,定海港在保卫舟山中起到了重要的防御作用。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随即攻打定海港,在定海军民的联合抗击下,英军不久后战败被迫退出定海。为加强防务,清政府将定海县升为直隶厅,隶属浙江省。1841年9月,英军再度进攻舟山,定海总兵葛云飞、寿春总兵王锡朋、处州总兵郑国鸿率军民抗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定海保卫战”。
  黄骏作为浙江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创作工程《定海保卫战》的创作者,同时又是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二七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创作者之一。同时身兼两项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对于黄骏而言,即是一种压力,同时也极具挑战。在历史题材的创作中,战争题材一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战争题材作品的创作,是再现恢弘的战争场面,还是展示战争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关怀与民族精神,一直以来便有较大的争议。因而,黄骏最终确定怎样的表现方式,便成为了此次采访的重点。
  在初评中,黄骏的《定海保卫战》便是评价非常高的一张作品。对于为何当初会选择画这个题材,黄骏的回答非常简单:“因为我是画人物的。”这一回答让我感觉到,不知是否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二七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创作中找到了合适的表现方式,至少在浙江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创作工程最初选题时,黄骏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创作方向——放弃战争场面的刻画,更多地通过对人物的把握进行传达。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长期的学院人物造型学习,对人物画创作的认识与理解,已经深入他的艺术骨髓。

一、历史题材背后的艺术表现
  从以往黄骏所画的作品中,虽然尺幅大的并不算多,但看得出咫尺之作间所蕴含的大气势是他最为钟爱的,而沉重、厚实、紧密、彩墨相间的效果,则是他最为得心应手的技法指向。与钟情于小情小趣的新文人画家有所不同,黄骏的绘画作品中有一种紧张的悸动气氛与内势,粗犷不羁的画面中满是精妙的用笔,一粗一细,一张一弛,从中可以反映出他的创作中对现实情境的观照和对历史的审视。这种着眼于真实客观存在的绘画态度,可以看作是对传统文人画的一种反拨,而这种心理基础又可以归之于他内心深处的对中国画创作独到的认识。
  对于主题较强创作的选择,黄骏坦言也是结合自身的实际创作情况作出的选择。中国美术学院人物画在近几十年间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一些成功的探索与表现手法,适合大场面、大环境作品的创作。历史题材作品往往突出的是事件,而事件的重要构成元素,便是其中的人物形象。
  在黄骏看来,正是因为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牵扯到的是历史事件,所以他也不完全希望创作过多的依靠考据性,特别是有争议的因素展开。历史事件本身只是带给了研究者一定的史料,在基本的框架中,“艺术家应该带着自己的主观认识去创作。”选择了“定海保卫战”这一历史事件作为创作选题后,黄骏也专门走访了一些博物馆。黄骏说,“真正考察过就会知道,其实相关的历史博物馆中,可以提供给我们直接使用的素材并不多。”包括创作国家历史题材作品《二七京汉铁路大罢工》的过程中,他们走访了郑州、武汉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博物馆里可以提供出的真正对创作者有价值的史料也不多。于是,黄骏转而开始阅读一些与事件相关的历史书籍,通过对文字的阅读与理解,去感受当时的背景,感受当时的气氛,尽可能地将自己感同身受地放置到历史的情境中。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事关艺术家对主题的认识,也涉及到具体的表现手法,艺术家如何开局,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去收尾,画面需要掌控到怎样的程度,很多内在的东西都是无法用实物证明的,相反,更多的是依靠创作者的主观理解去把握。
  战争题材难免会涉及到对军人形象的塑造。军人是各类人群中最为真实的一类人,战争中脱离了现实,都会以生命、血的付出为代价,而对形势的判断及对局面的把握又必须具有预见性,否则就不可能克敌制胜。在《定海保卫战》的创作中,黄骏把握到了一些本质的东西,并不是发生后的一种调剂、一种紧张之余的放松,而完全是一种紧张僵持的关系。历史题材的气质,使他拒绝了清新简约的画面效果。画面上十几个人物形象,所透露出的是战争的残酷与悲壮,但其间流淌的硝烟穿插在人物形象之间,又使得整个画面弥漫着艺术性的浪漫。我们可以在黄骏的作品中看到这种黄褐色的硝烟,甚至,几乎在他画面中所有的人物身上,你都可以看到这种表现,并闻到战争的气息。对画面的构图,黄骏也总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是按部就班如开场一样地介绍人物,而是将人物的安排叠加后形成一种上升的秩序感,在看似浑噩混沌中建立了自己的秩序感,让观看者的内心无形中升腾起肃穆感。这种从大局出发的构图,使他不去计较一时一处的得失,而着眼于整体效果,所以他的画尽管人物众多,但有条不紊,就好比是一场战争,主战场的大获全胜已经奠定了全局的优劣。同样这种颇具预见性的构图方式,也使黄骏的大场面作品不拘泥于简单地叙述事件本身,也不受制于情节的发展,而能在最大程度上表达出创作者的绘画意图。
  当时设定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于“定海保卫战”是一个非常悲壮的历史事件,所以黄骏将作品整体基调往“悲壮”上提升,采用历史时间定格的象征手法去创作图式。在开始作画的时候,黄骏潜意识里就想把整个画面全部压黑,因为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一场特别大的战役,而是一个地域性的小战役,但结局是比较悲壮、压抑的,这种压抑就是要让观众从画面从造型、氛围,包括背景中去感受,“我原先把画面压得很黑,留白很少,几乎让人看不到。”黄骏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构思营造“悲壮”的气氛,但到作品最后成型的时候,黄骏就开始收手了,他感觉在这样进行下去,画面显得过于僵硬,所以黄骏认为,“过度的表现手法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一开始,黄骏就极为肯定用象征性手法表现画面体块,这些都是对画面构成的关键性把握。比如在构图中,会特意把一些人物糅杂在一块,造成画面布局当中的一种“势”,这种“势”又是画面的一种前景。由于这种“势”会产生一种险峻感,一种紧张关系,所以这种“势”的布局,在画面中就显得更外重要。
  此外,黄骏也会比较在意一些结构的刻画。首先是画面的大结构,比如三角形与边缘留白的控制。这种呈现三角形挤压式的方法,便于了画面大结构上气息的贯穿,在画面成形时就显得比较主要了。中国画的创作中对留白的部分,非常在乎,留多留少的分寸是要根据画面的具体需要与情绪来控制的,所以黄骏对于这些大结构甚至是人物个体中的结构,也涉及了很多其他方面,诸如雕塑结构与体量的知识。黄骏告诉我,在审评阶段,有些雕塑方面的专家非常肯定这种结构关系,自己暗藏中其中的元素被专家发觉到并得到肯定,这让黄骏很满足也很开心。当然除了开心外,黄骏认为对于大尺幅作品的创作,结构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失去了结构,也就称不上是一张完整的好作品了,因为画面深层精神性的东西缺失了。他也认为,把握好结构,将画面整体气息贯穿起来,做到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应该是人物画家必备的素质。

二、艺术创作者的社会担当
  在我看来,一名艺术家,除了必须的技法学习与训练以外,更应该具备一定关注现实、关注历史、关注社会的担当。只有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促使艺术家在题材的选择上,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艺术家同社会学家一样,社会学家更多的是用文字,艺术家则是用他的作品来表现、思考个人对社会、对民族的责任,阐释自己对历史、对现在、乃至对未来的理解。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熟悉历史就难以读懂今天。历史是一面镜子,黄骏用作品解读历史,来反射出自己的历史观、人生观和绘画观。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为创作的题材,就是最好的切合,因为历史事件与民族最为休戚有关。于是,就有了《二七京汉铁路大罢工》,也有了《定海保卫战》。
  对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就是历史题材的重新审视,是黄骏这两幅历史题材作品创作的一大主题。不管是《二七京汉铁路大罢工》还是《定海保卫战》,巨幅作品的创作,表现的是严酷无情的历史事实,每个历史事实后面都暗蕴着刀光剑影与血雨腥风,每个历史事实背后都堆积着人的鲜血与生命。当历史的车轮沉重地碾过后,留下的,只是一道道没有任何表情的车辙。从这些深深浅浅的车辙中,黄骏发现了什么呢?
  黄骏坦言,对于历史题材的表现是蛮难的。如何表现,是否表现得好,对创作者而言,都具有很大的压力。如果能将画家艺术性的创作与对历史的把握融会贯通,作品无形中就具备了很强的可看性与可读性,不仅仅是一张画,更多或许是画面以外的东西;不只是历史本身,还具备艺术表现的手法。此次创作的作品尺幅之大,已经超出了黄骏最初的预计,“因为我以前也没画过这么大的历史画。选题后上报的时候我报了2米多的尺幅,后来因为我没有打稿,根据小稿直接画了,想到哪儿画到哪儿,一张张的宣纸拼过去,越画越大。”由于画面太大,黄骏也多了一份担心,担心过大的尺幅会给观看着造成一种过于苍白的感觉,他希望的是通过作品让能观看者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能发现艺术以外的东西。为了达成自己的想法,黄骏尽量用一种饱含着激情的方式去创作,同时也为了将这股气息延续下去,他一直不断提醒自己、刺激自己要延续这股“气”。也因为历史题材作品创作的特殊性,有别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物画创作,在最初反复叠加,做加法后,黄骏意识到“面面俱到全做加法也不行”,他开始谨慎地“做减法”,目的就是将画面中的元素拉开,更加清晰地呈现。
  静穆肃杀色彩的渲染几乎贯穿了《定海保卫战》创作的始终。你只要看一眼画面中的人物那一双双幽暗却坚毅的眼神,那疲惫却愤怒的表情,就会被这种悲剧气氛所震慑。
  如果说黄骏常态的中国画,表达的是他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探索的话,那么,《定海保卫战》则着眼于从战争的角度来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侵略战争来临的时候,军民万众一心,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义无反顾地奔向战场、为国捐躯,用各种方式抵抗侵略,非正义的战争,用非正常的方式攫取不当利益,刀砍断了用石头砸,石头扔光了徒手,一切的一切只为民族的尊严、国人的气节。曾经宁静的港湾已经成为甚嚣尘上的战场,远处的天空已被硝烟满布,近处士兵如炬的目光却明若朗星,战争对人性的扭曲的背后是折射出的高度凝练的民族团结。团结,军队的团结,民众的团结,成了《定海保卫战》所关注的焦点所在。
  在《定海保卫战》中,前景人物众多,而且多以直立的形象出现,寓意了他们所代表的正义的力量。对美好生活突如其来的破坏构成了悲剧,而悲剧的警世作用又是那么的直接和强烈。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正义依然挺立着,仿佛是一座座纪念碑,在血雨腥风中毅然矗立。黄骏把横向与斜向的背景走势,变换为巍然向上的直冲之势,而军民坚毅的神情所透露出对未来必胜的信心,已经使画面充溢着一种悲壮之余的豪迈。那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冲出这一片黑暗,胜利的曙光将遍撒大地。
  黄骏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着对历史上重大事件的看法。这些直观却又朦胧、形象却又语焉不详的绘画叙述方式,使得他的作品能够极强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这种异乎寻常的吸引力又激发起观者的联想,从而诱使他们从画面引发开去,去探索历史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这就是黄骏的创作对历史的介入、对社会的介入,这种介入承载了历史、承载了现实、更承载了他的思想,一位有自我独立思考的艺术家的构思。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种思想也包括了他对人生、人性、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
  其实,并不仅仅是在这些鸿篇巨制中阐述着自己的想法,即使是那些日常尺幅并不大的人物画创作,也能体现黄骏艺术之外的思考。就像他将一只手伸向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另一只手却仍然牢牢抓住中国传统绘画的文脉,在他不少作品中,人物身形与手虽被极度变形,但画面留白、笔墨勾染、墨色配置,依然满是中国画强调的笔精墨妙。

三、心中的时代与绘画
  传统中国画所具有的悠久历史与丰富积淀,给绘画后来人带来了极大压力。绘画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机遇并不比它所面临的挑战少,问题的关键在于创作者如何去认识并面对。所幸的是,绘画的发展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的,相反,我们可以称之为条条大路,皆可通罗马。中国画传统的积淀,是一个庞大且极具养分的母体,只要有适合的气候环境及自身条件,细胞都可以在母体上发出新芽,并沿着自己的方向茁壮成长。传统是根,但传统只是提供你发展的可能性,确定需要艺术家自我的判断。苦瓜和尚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一位优秀的艺术家除需要掌握吃透一定的传统外,还必须在时代的发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之路。历朝历代的中国画,都有着典型的时代特征,这些时代特征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在材料方面,有些则是艺术家不懈追求的结果。这些个性特征代表了时代特征的某个方面,也体现了艺术家的上下求索。经典的中国画作品为后人所欣赏并津津乐道,但却并非能真的适合于今天的时代。
  今天的艺术创作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着比传统绘画更多的参照体系,多元的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而传统的绘画语言已经不再适应日趋现代化的今天的现实。20世纪初,中国画的改造之路反映了国人对艺术创新的追求。今天,高速发展的时代,为艺术家提供了相较于20世纪初更为开阔的视野与前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带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有的艺术家沉醉于孤芳自赏的传统文人情调中,有的借以暴力血腥扬名。
  黄骏在美术学院受到了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这种训练与传统中国画师徒相传的方式迥然不同。严谨的素描造型成为一切绘画的基础,因此,西方绘画的艺术观念对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他的彩墨画作品创作,却依然在强调一种从传统绘画中来的写意性本质,这使得他的作品在准确而又生动的造型基础上,有着极强的流畅线条与滋润水墨。这种不拘小节的表现手法,使他的彩墨画没有过多地受制于当代中国画创作环境的束缚,相反,获得了相对比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而这一点,也正是他几乎无视作品尺幅与内容的局限,在创作大幅独立作品时,依然能得到专家肯定的重要原因。
  黄骏对传统绘画表达方式的选择是有一定思考的,就像他的彩墨作品中对西方绘画表现方式的借鉴一样。对于他的彩墨人物画创作,黄骏只保留了传统绘画中他认为需要表现的那一部分。而他所要表现的,正是当今的时代,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他对西方绘画表现方式的选择,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所不同的是,他更多的将西方绘画形式看作是一种可以建立独特思考与观看方式的一种催化剂。于是,我们在看黄骏的中国画创作时,也就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在继承了传统中国绘画笔墨精神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借鉴西方绘画的某些表现方式,用画笔来反映这个时代,反映这个时代中人们的生活,反映这个时代的人的思考。黄骏的作品保留了传统中国绘画的笔墨,他的线条符合传统绘画的基本要求,并将其与素描构图结合起来,使它在服务造型的同时,又不游离于所表现的物象。他也喜欢用破笔皴擦,这种从山水画中挪用来的技法运用在他的人物画上,加深了人物画的表现力度。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适宜于表现物象的粗糙表面及厚重质地的技法的运用,使得黄骏笔下的人物具备山石般坚实的质感,尤其是当他把交织纷乱的人物作为大块的背景时,那种重量感与静穆感,甚至超过了山石的凝重。而所有的这些,又给他的大幅画面渲染了令人震惊的悲壮气氛。
  采访最后,黄骏同我讲了这样一段话,我认为特别能体现历史题材的创作后,他的一些全新的认识。他说,“其实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在稍有成果、稍有面貌的时候,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都会面临很多选择。而这些选择,需要自己去做。选择之间,难的是取舍,全部取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取?如何舍?”

诚聘英才 | 加盟代理 | 书画租赁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2012 杭州三达文化投资策划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50093号 地点:杭州市长生路58号 西湖国贸中心440室(310006)
电话:0571-87558039 87558040 传真:0571-87558037 E-mail:chym88@126.com 服务QQ:449363274 技术支持:博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