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新的艺术品基金问世,在市场中四出寻找资金:以元明清瓷器为投资目标,预计将在5年以内将1亿元的启动资金“膨胀”至3亿元;在最开始的两年内,该资金为封闭式基金,投资者在2年后可获得6%左右的年利息。
市场点评称:“资本不认的不是好艺术品”。在天价频出的2010年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由价格时代转入资本时代。然而,值得深思的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后续力是否充足?是否会因为膨胀得过高过快而将跌入更深的谷地?
市场买家已逐渐“大换血”
据雅昌艺术网数据,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在500亿元~600亿元之间,比近几年的100多亿元翻了数倍。广州市文物总店总经理曾波强将2010年的艺术品市场概括为从“价格时代”迈进“资本时代”的第一步。
有市场人士认为,艺术品市场“资本时代”的最大特征是市场买家已经“大换血”。“原来的行家已经逐渐被市场边缘化,买不起东西了,空瞧资金雄厚的‘有钱人’们一掷千金”,有近20年资历的收藏者也要叹息,“连铜香炉、象牙、紫砂壶都拍上千万元了,市场没有什么空间了,行家还能买什么?”
“钱多、眼光高、不顾成本、目的性强”,曾波强如此总结市场新买家的特点。在中国嘉德的犀牛角专场拍卖会中,他就目睹了匆匆前来、势在必得举高价牌买下几件犀牛角后又匆匆离开的买家。而这样的有备而来、速战速决的买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不同的拍卖专场上。
只有塔尖的艺术品价格在飙升
有市场人士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天价频出是因为不懂审美、历史、艺术的“暴发户”们入市了,资本的介入将为艺术品市场带来隐患。
货好也要资本承认
曾波强却认为“资本不认的东西不是好东西”,艺术品的价值一定要量化为价格,靠价格来衡量其水平,体现其艺术价值,“这是艺术品市场的进步而不是退步”。另一方面,只有市场价格上涨,艺术品才会逐渐露出水面;而有了高价格的“庇佑”,艺术品才能被珍贵而完好地保存流传。
北京匡时总经理董国强也认同资本介入市场的意义,并将此形容为“最有钱的那群人陆续参加了这个游戏”。他认为,过去的艺术品市场中,并不是最有钱的人在买最好的艺术品,而现在艺术品市场才终于趋向正常。
“不过,谁都看着市场热,其实真正热的却只有金字塔的塔尖那一部分的艺术品”,董国强举例,可能是以前占市场总成交额30%的那部分拍品,现在占了50%甚至以上;以前卖出100万元的“贵价品”,现在可能已经纷纷上亿元了,而以前1000~2000元的,现在可能也不过增长10倍20倍,涨到10000~20000元。
市场的“超级买家”还不够多
不过,面对资本入市,市场也有另一方面的担忧:很多人担忧市场已“过火”,可能很快面临调整;如果资本后续力不足,过快过高膨胀的艺术品市场可能跌得更狠更深。“就目前看来,还不见有危险的痕迹”,广州艺拍总经理何向民认为,市场并未有“骤冷”的痕迹。
更多大资本在摩拳擦掌
他分析,艺术品拍卖行往往能比大多数人更早捕捉到市场最新的动向,判断走势的标准就是买家是否愿意入市:“在前一轮艺术品市场调整中,大多数买家想入货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资金在手,而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无论是外地买家也好,广东买家也好,都是手中有资金,而苦于无法寻找到自己满意的艺术品。”他透露,在目前的市场中,能够随便拿出1亿元买一件东西的买家并不少,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广东买家。
曾波强认为,一年500~600亿元的成交量,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不过九牛一毛,何况很多资金还没进场,其中包括了个人资产数百亿元的“超级买家”:“在这个行内,大东西的去向大家都心里有数,也不外乎那几个大买家,还有更多的大资本、集团公司、基金还在摩拳擦掌准备着。”
来源 :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