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5年4月,第十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前夕,抖音旗下拍照爱好者交流分享社区「可颂」与博览会联合发起「闪光的她」影像月,共同发掘闪闪发光女性影像和摄影师,联手多方行业资源助力女性影像作者实现摄影梦想,在国际影像盛会发声,挖掘摄影师的商业可能性。
影像月邀请安娜伊思·马田、曹丹、汪滢滢、陶立夏、甘莹莹5位多领域的女性闪光发现官,挑选优质作品登上博览会,与全球影像艺术家同台展出。同时,BROWNIE Art Photography将为脱颖而出的新兴艺术家提供艺术家经纪约,为先锋女性艺术家提供更多艺术探索机会。
5月8日至11日,这场关于女性影像长达一个月的线上探讨,最终以线下展览「全息涟漪」与主题论坛的形式在2025PHOTOFAIRS Shanghai呈现,展览汇聚国内5位女性艺术家及40余幅影像月活动中的优秀影像作品,展现女性视角下的生命叙事。这场从线上社区延伸至线下空间的文化实践,不仅是对女性创作力量的阶段性总结,更标志着可颂以平台之力推动行业关注女性影像生态的持续行动。
一、跨界联动:当女性视角遇见国际影像舞台
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平台之一,同时也是探索与收藏影像艺术的重要门户——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多维呈现了影像艺术的多样性。而可颂作为聚焦影像创作的社区平台,长期关注女性创作者生态,此次与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联合发起的「闪光的她」影像月成为活动焦点。这场拥有现象级传播力与深刻艺术表达的展会,打破了行业对女性影像“小众”“边缘”的固有认知,通过国际展会的权威性背书,为女性创作者争取更多的公共叙事空间——“女性影像不是独立于主流之外的分支,而是构成多元艺术生态的必要光谱。”
活动以线上征集+线下展览+社交传播的立体模式掀起热潮:共吸引1200余组用户投稿,更多创作者通过镜头展现对女性身份的多元理解。抖音端内#闪光的她影像月 相关活动话题收获近2亿次传播,单条艺术家的创作故事视频也揽获极高播放量;小红书#全息涟漪 #闪光的她影像月 话题下讨论内容超千次,笔记评论区满是“被女性视角震撼”的共鸣。线下展览更成为博览会核心打卡点,无论是超2万人次的观展数据,还是展会中极高的观众停留时长,无关年龄甚至国籍与作品互动,都足以验证女性影像的吸引力。
可颂的加入则无疑为展会注入了“更具温度的当代性”:博览会上展出了多个来自可颂社区的优质摄影作品,优秀创作者们通过细腻而独特的影像视角,用镜头诠释着自我与女性形象,用光影交织、画面拼接,构筑出一个展现女性多元魅力的影像世界。她们用图像记录,用色彩表达,以多样而多彩的女性视角,高度契合着此次展会“聚焦多元生态”的策划理念。
二、展览进程:艺术家与社区创作者的双维叙事
在可颂×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闪光的她」影像月的展会现场,艺术家的专业性与社区创作者的创造力交织成层层回响的“涟漪”,完美体现了此次展览的主题:「全息涟漪」。展会以双重隐喻解构女性创作的本质:“全息”意味着每位创作者都是独立的能量起点,“涟漪”则象征个体向公共的能量扩散。策展人甘莹莹强调,策划「全息涟漪」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强调“女性身份”本身,而是希望让人看到,女性视角不该被限定,而是多元、流动、自主、深刻的。
基于这一理念,展会采用“双维叙事”的展陈逻辑,在呈现专业艺术家的深度思考的同时,也放大着来自可颂社区用户的个体声音,两种维度的女性叙事在这里进行对话,呈现女性视角下多元立体的创作视角,完成了对社交媒体时代摄影语言的美好注解,也在对话中碰撞彼此,实现共振。
展陈作品涵盖了纪实、抽象、实验等多元风格,其中既有来自五位知名女性摄影艺术家的邀展作品,也有来自可颂用户开放征集的40多幅作品,创作者既包括女性摄影师,也有以女性视角创作的非女性作者。在专业视角的影像叙事中,艺术家们创造性地解构着女性的社会身份与形象坐标:汪滢滢《洄》以地理洄游隐喻心理修复,将原生家庭创伤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