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2日 17:12:45
点击率:2438
即便在世画家,其作品也属于“非再生资源”。
经济学把资源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前者具有“自我繁殖能力”,例如森林等;后者不具备“自我繁殖能力”,例如石油等。再多产的画家,一生所作仍然有限,比如,享年93岁的齐白石生前笔耕不辍,作品总量也不过1万余件。尤为重要的是,每位画家的精品力作更屈指可数,一旦让它们流入市场,自己便丧失了所有权。
画家如何开采非再生的作品资源,才能获利最大呢?
经济学认为:对于可再生资源,只要销售价格高于开采成本,就值得开采,而非再生资源则不然。非再生资源因数量有限,任何时点的开采,都会减少以后的开采量。何时开采它们,需要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价格变动。通常,如果未来价格保持不变,早晚开采可能收益相同;但如果未来价格提高,自然先保留起来更为划算。
方力钧刚刚出道时,便深谙此理。
“光头”是方力钧的金字招牌。1989年,他得到了第一次卖画机会,他的3幅“光头”素描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现代艺术大展”。开展当天,有好几拨使馆人员、旅外华侨向他求购。他开价每幅300美金,而买家觉得300美金买三幅还比较合理,后由于他的狂妄终使生意告吹。接下来的几年,方力钧虽然在圆明园潦倒得“掀开床板翻找一分两分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