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青铜器都去冬眠了? -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所有青铜器都去冬眠了?

2012年06月12日 17:12:46               点击率:2283

     2006年初,上海崇源拍卖行拍出的西周中期青铜器“周宜壶”,以2640万元的“天价”横空出世,一时风头无二,震惊了国内外青铜器收藏市场。我们用最积极最乐观的心态憧憬着这次内地拍卖史上的里程碑能赋予青铜器市场涅 的希望。那时,大家似乎卯足了劲儿在等待着一个神话的出现,而这个神话真的存在吗?大家翘首以盼。

现在,我们伫立在2010年的秋天,却迟迟没有等来那个传说中的春天,反而等来了历史性的大寒潮。骤降的温度,让我们晾了好几年已经冻得冰凉的脖子不由得又往回缩了缩。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马上过去,眼瞅着2012都快来了,可内地青铜器市场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的落后模式。

  国内的收藏发展了这么多年,以中国人向来引以为傲的智慧和经济头脑,青铜器收藏早该走在国际先锋行列了,怎么就始终闯不出一片天呢?

 

  市场永远的热门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中国青铜器不超过20万件,且大部分由国家主导收藏。受市场影响,投资者总习惯把目光放在紧俏的瓷器、玉器、书画等器物上,往往忽视了青铜器。都说“剑走偏锋险中求胜”,可到了关键时刻,更多人还是站在支持“大多数”这一边,毕竟效益才是王道,然而,在文物市场上,这样做的结果却会逐渐形成一种“一类藏品试水深,件件藏品跟着混”的“同类藏品扎堆儿”的局面,而同类藏品中,往往只能发现一到两件精品,有见地的藏家夹在中间,唯有面对愈发单一的藏品无可奈何。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青铜器市场内部同样存在某种畸形。一段时间内,投资者很容易被一句所谓“礼器”的话愚弄,致使礼器价位高,买主多,而诸如钱币、佛像、铜镜、玺印、兵器等杂项却少有人问津。

殊不知文物等级划定,历史第一、艺术第二,用途最次。观及此处,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市场决定了消费者的喜好,还是消费者的喜好决定了市场的选择?这个简而又简的问题放在文物市场上,想给出答案,却比哈姆雷特的选择还要难。按道理说,青铜器的历史底蕴厚重得足以撑起半部中国历史,但常规就是用来被打破的,不得不承认,尽管在拼命营造出文化的氛围,但目前的中国似乎始终是和“文化”二字脱节。我们的收藏跟不上文化,我们的拍卖行没有中国自己的文化特色,于是当世界的沟通越来越没有阻碍后,我们的文化就这么被冲淡了。

 

没有仿不出来的青铜器

 

苍蝇腿再细也是肉,青铜器市场再疲软也有利可图。这是所有青铜器收藏者最头疼的地方。花几万甚至十几万买一车,挑不出一件真货的事不是没有,只是你运气好没碰到。各种你闻所未闻的,超越你想象力极限的赝品总会突然出现在你面前,让你防不胜防,让你至少在一个星期内若坠云端,虽然最终你每次都能想明白这些其实都是扯淡,但是下一次,你还是会深陷其中。从汉代开始,历代都有收藏青铜器的习惯,复制和仿造也由来已久。自北宋金石之术兴起,直至今日,可说从未间断。段数低的,材质上有点小问题,器形上有点小问题,纹饰上有点小问题,铭文上有点小问题;段数高的,锈迹上有点小问题,气场上有点小问题。其实,这世上本没有智慧,只有很多坑,因为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避免自己掉到坑里,于是就有了智慧。再往前说,其实这世上也本没有坑,因为设陷阱的人多了,于是就有了很多坑。造假者就像猎人,将整条道路都设满了陷阱,撒上不同的诱饵,等着将诸如你我这样口味各不相同的猎物一网打尽,等我们中计后,猎人会先将离自己最近的那个坑中的猎物捕获,然后他会发现,自己也因为这个坑的阻碍,已经无法靠近别的坑去捕获猎物,于是他又得亲手将这个坑填好,继续前行,如此反复。造假者天生就是亡命之徒,喜好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是,我们总忍不住要问那些山寨兄,您不尊重我的智商,我干嘛要尊重您的劳动成果?

 

墙里开花墙外香

 

在海外拍卖市场中,青铜器一直是倾尽天下的万人迷,满眼尽是睥睨群雄高贵豪放的气派,几乎无人企及。但一物降一物,回到家乡,青铜器却成了注定的输家。近几年的拍卖场中甚至很难看到她的身影,像个世界的遗孤,零落得叫人伤心。因此,法国佳士得拍出的天价圆明园铜兽首就显得太不给中国人面子。虽然事件以闹剧收尾,却向世人宣扬了一种态度——法国人不是为了拍卖而拍卖,中国人也不是为了购回而购回。对中国人来说,更想做的是通过这件充满争议的事告诉世人,自己付出了更多的承担和勇气。而在内地市场,缺乏远见的投资者却由于受文物出口限制、市场导向等原因左右,把中国古董艺术品中的翘楚打入冷宫,不禁让人扼腕叹息。从全球藏品市场看,高端青铜器的收藏始终集中在欧美,而国内市场的藏品相较之下多少有些力不从心,精品极为少见,中低档次居多。更让人担心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不法之徒为了迎合国外藏家喜好,制作的复制品及仿造品开始大量回流。这些赝品,在欧美大陆巡演后,披上“海龟”的壳,衣锦还乡,成了紧俏品。当初平均一万元一件卖出去的假货,如今却以平均每件十几甚至几十万元的价格被中国人购回。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正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坊间宝剑出鞘

 

 虽然目前青铜器的国内市场尚未完全放开,但坊间交易始终未绝。谁放弃了坊间,就等于放弃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市场,这在当今已经是一种主流观点。毕竟现在的收藏途径不止拍卖行一种。一个藏家能玩到收藏青铜器,应该算最高境界了。尽管青铜器本身背负得太多,拿不起也放不下,承受褒贬,质疑不断,但有头脑的藏家却依然对它心猿意马,热情不减,甚至有人不惜千金散尽。尤其是钱币、铜镜等小件,因风险低,近年来市场表现逐渐活跃,价格一度飙升。青铜器本身并不乏精彩,它色彩绚烂光影琉璃,永远有推陈出新、引人入胜的本领,只是不知从何时起,它逐渐被人遗忘在一天一地之间。也许,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利益的重要性越来越占据人一生的最重要部分吧。

从来都觉得,青铜器所处的那个年代充满传奇,波澜壮阔的辉煌,层出不穷的看点和始终不会冷却的激情。在你眼中,只看得到两种颜色,一个是血红,或许是自己的、或许是别人的;另一个是金黄,或许是粪土、或许是青铜。

  战争与祭祀,阳光与愁云,御座上的国君,市井中的布衣,人人都有一段可诉的故事,只是淹没在时光的闪转里。幸运的是,传承这种古老文化的青铜器走过了千年风雨,如今,仍旧屹立在古色古香的灵韵之中。它们背后隐藏的那一段段苍凉往事,也渐渐被掸去浮尘,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日渐明晰。青铜器拥有巨大的升值空间,这是业内早已公认的事实。诸如“潜力股”之说也被喊了好几年,却仍不见大动静。我们曾乐观地判断,中国内地收藏质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作出一次较大洗牌,从而完成飞跃,而就目前局势看,内地收藏这座“根基沉稳”的冰山已在最近渐渐开始化开了棱角,真正想要撼动整座冰山,还需各界共同努力,包括体制、市场及藏家本身。我们不敢堂而皇之地宣布,我们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盼来的只是青铜器“已经冬眠”这个让人无奈的消息,我们仅仅希望从业者们能看到一些警示的讯号。这个世界不是没有问题,只有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当我们叫嚣着不满、挑剔着毛病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一方面内地收藏水平依然在原地踏步;另一方面,藏家的品味与专业性却大大提高。

 

 

 来源 : 《鉴宝》

名家专栏
诚聘英才 | 加盟代理 | 书画租赁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作品征集 | 交易声明 | 联系我们 | 访问量:62693111
版权所有 2012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50093号-2 地点:杭州市长生路58号西湖国贸中心706室
电话:0571-87558039 87558040 传真:0571-87558037 E-mail:chym88@126.com 服务QQ:449363274 技术支持:博采网络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