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2日 17:13:08
点击率:2248
2011年5月27日,香港佳士得将其“佳士得名酿·酒庄窖存之宝”定为2011春拍首场,事实证明这是个明智的安排,100%的成交率和长达8个小时拍卖中藏家的踊跃竞投,无疑让其春拍首场告捷。6瓶1.5公升装拉图庄佳酿以180万港元的高价成交,再创最新拍卖纪录。
逃离实体经济的产业资本,迷恋“投机式”生存,蜂拥红酒、玉石、艺术品、农产品等领域,却先后落入国际炒家事先挖好的“坑”中。这一幕幕疯狂的投资故事,更像是中国有钱人之间的“搏傻”游戏
2011年,江浙企业界一片萧瑟。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做企业是一件很悲哀的事。”蔡其文对自己得出的这个结论很无奈,语气中充满了哀怨。
蔡其文是浙江芸芸小老板中的一个。他的企业主要贴牌生产家具和儿童玩具,销往德国和日本,旗下员工约500人,今年的产值大约在6000万。
在江浙一带,多的是像蔡其文这样没有自主品牌、没有核心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所处的大环境里,他们一直需要面对税收、汇率、融资、土地等等问题,只是今年的形势更严峻。所谓的“三荒两高”集中地来了,电荒、钱荒、人荒,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
在目前的形势下,他基本是以成本价向客户报价,然后靠国家出口退税这一块来维持利润,甚至还要从退税里拿一部分出来补贴到成本里去。
蔡其文很会安慰自己:“制造业的特点就是一步一步壮大,企业的发展需要慢慢地积累,我从来没想过一夜暴富。咬牙坚持下去,总会看到光明的一天。”
面对蔡其文的坚守,他的那些老板朋友们心生敬意。因为他们中更多的人选择了将生产规模缩小到最小的程度,甚至弃实体而去。
浙江省工商联研究室主任周冠鑫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分析:大部分大型民营企业的资本配比基本实现“三三制”,即主业、房地产、金融证券投资三分天下,而且后两块投资比例越来越高,进一步限制了对主业的投资。以温岭市为例,位列前几强的企业,主业都有房地产项目。
周冠鑫说出了一个事实。当不少中小企业还在信贷收缩、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时,另一种现象却让人大跌眼镜:一些中小企业疯狂迷上投资。在股市萎靡、楼市渐冻的当下,高利贷、典当行、奢侈品、艺术品、农产品、和田玉、裸钻、红酒……都成为产业资本的新目标。
“现在有些中小企业只是剩下一个壳,去搞投资去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如是说。
在孙立坚看来,不少企业主拿着自己的产业资本和抵押所获得的银行低息贷款去追逐高收益的楼市投资、一路上涨的大宗商品、被市场看好的字画名酒收藏行业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带来这些行业的商品价格急剧膨胀的效果,实现了它们今天“以价补量”“以钱养钱”的盈利模式。
一组组数据和一个个故事,向我们传递并坐实了这一说法:
2010年我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694亿元,比2009年增长41%。2010年中国拍卖艺术品30万件,成交23万件,总成交金额达到589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77%;中国艺术品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末复苏,到拍出亿元人民币价格用了20年的时间。可是从1亿元走到5亿元,只用了2010年的一年时间。
2010年,苏富比在亚洲市场的葡萄酒销售额涨幅高达265%。其中在中国香港的拍卖额超过5200万美元,远远高于上一年的1430万美元。中国人不仅青睐红酒收藏和投资,投资顶级酒庄也蔚然成风。2011年上半年,我们总能听到中国资本收购海外酒庄的故事。
尽管赌石交易风险极大,也有“十赌九输”的说法,但依然挡不住追捧者的热情。在今年3月的缅甸公盘上,温州人展现了自己“财大气粗”的一面,很多三四十岁的企业家,从房地产、煤炭等行业跨行而来,他们并不懂行却热衷赌石,千万元的原石也敢不眨眼地拍下……
让人担忧的是,人们往往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情况下盲目进行所谓的投资,极少评估该投资品是否真正有投资价值,致使一些“宝贝”离奇升值。
更可怕的是,当资本疯狂拥向这些所谓的热门投资品时,一不小心就落入旁人处心积虑挖好的陷阱里。一个个黑幕重重的“搏傻”游戏,就发生在你我身边。
“中国人买什么,什么就会涨价。”一直以来,国际市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恍惚间,我们又回到了“钱多,人傻”的年代了?
作者:顾军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