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11月,嘉德、翰海、荣宝、华辰等北京大拍卖公司的秋拍纷纷落槌,市场并未延续今年春拍的“火爆”行情,各大拍卖公司的成交额、成交率或多或少出现缩水,特别是高估价拍品大量流拍或以近底价成交,令今年秋拍不时打起“寒战”。
有藏家直言,曾经在今年春拍中大放异彩的“热钱”缺席,令今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逐渐走向“理性为王”。
冷眼看盘:
原因探析:
这个秋拍有点“冷”
“最近流拍有点多,没春拍的行情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涉足艺术品收藏的成都藏家孙先生,每年春秋两季,必会到北京几大拍卖会购买书画。对于今年秋拍,他明显感觉到竞价没有春拍那么火爆,很多拍品流拍,市场“有点冷”。
孙先生这个月参加的几场拍卖会,均可谓是国内艺术品领域的一线“大拍”,虽然仍然不时见证精品天价成交,但更令他惊讶的,是名家的高估价作品大面积流拍,这也令多数大拍卖公司秋拍的成交额较春拍逊色不少。
如嘉德2011年秋拍总成交额38.58亿元,比春拍总成交额52.23亿元下降14亿元,缩水近3成;翰海秋拍总成交额21亿元,比春拍总成交额24.5亿元下降3.5亿元;荣宝秋拍总成交额4.5亿元,比春拍总成交额5亿元也有减少。
“春拍时的行情,买家几乎是无止境地出价,而秋拍往往是以底价成交。”孙先生说,今年秋拍买家观望的较多,他以自己参加的嘉德“大观”夜场举例:作为目前内地艺术品秋拍中最有名气的专场,虽然“大观”夜场仍然吸引了众多收藏界大佬到场,现场堪称“爆棚”,然而很多高估价拍品人气大跌,“石涛的《细笔花卉》精品册页流拍,傅抱石的《松菊思图》流拍,徐悲鸿的《双骏》流拍,齐白石的《柏屋图》流拍,张大千的《东丹王人马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