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收藏网讯 历史上画珐琅器称“洋瓷”,从清代蓝滨南在其《景德镇陶录》一书中对画珐琅器的描述可知,画珐琅器是以金属铜做器骨,用五颜六色的瓷粉 (珐琅釉)经烧制而成。简单地说,画珐琅器是用珐琅釉料直接在金属胎上作画,经烧制而成,富有绘画趣味,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珐琅画"。
画珐琅器的制作方法是:先在己制成的红铜胎上涂施薄薄的一层白色珐琅釉,人窑烧结,并使其表面光洁平滑,然后以单色或多彩的珐琅釉料,按照图案纹饰设计要求,绘制花纹图案,再经人窑焙烧显色而成。珐琅器在雍正迈入辉煌,直到嘉庆后期开始衰落,这件提梁壶虽远远不能代表雍乾时代珐琅器的最高杰作,但其做工精美细致也算雍乾小精品。
高33厘米,宽20厘米,清代中期铜胎画珐琅人物花卉执壶,一对难得,珐琅老化,略有剥落,执手局部补釉,一只流口有小处老磕。
铜胎画珐琅起源于法国,于16世纪由欧洲商人及传教士经广东传入中国,在清朝康、雍、乾三代曾达鼎盛。两器所绘皆花卉人物纹题材,画工精致,釉质细腻,施彩艳丽,为画珐琅佳作。雍乾铜胎画珐琅执壶本也少见,一对更为难得,市场参考价值三万元左右。
器高48厘米,撇口、直颈,溜肩、长鼓腹,内挖底、二层台圈足器形。五彩发色纯正,胎体厚实细密,胎釉洁白莹润。整器通景绘番人进宝图,人物手持红珊瑚,八珍盘等贡品进献天朝。此瓶画工传神灵动,画风老辣凌厉,施彩浓艳硬朗,绘画栩栩如生。器大美,一直得历任藏家之珍藏,整器保存非常完好。
这件康熙五彩观音瓶出自英国著名中国瓷器收藏家Berwald,Berwald谓之康熙五彩民窑之极品,极为珍视。天津博物馆亦有类似藏品,视为康熙五彩精品馆藏。从画工上流畅有力的笔法,能将人物绘画的栩栩如生的功力绝非晚清能媲美,就器型而言绝对是典型康熙观音瓶的特征,胎质亦是洁白坚硬,和晚清时期粗杂的胎底是绝对不同的。
“大明成化年制”款,,11厘米直径,全美。
来源于2013纽约苏富比秋拍 Lot 176
典型的康熙仿成化青花斗彩【凤穿竹林纹】官窑斗笠碗。浆白釉,糯米胎,青花旋纹、款识发色沉稳,绘画精细,器形工整,圈足,足跟泥鳅背。足墙为直墙稍内倾。
此碗造型俊秀轻盈,执之甚适于心,胎釉莹润,洁白如玉,设计匠心独具,精巧怡人,采用过枝技法装饰,内外壁以青花淡描一竹一凤,对称布设,上覆敷五彩。只见一器之内翠竹凝春,丹凤鸣祥,疏朗清雅,色妍而不俗,殊为妙品。
此翠竹丹凤纹斗笠碗乃为郎窑所创,烧造于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郎廷极巡抚江西之时,今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之斗彩者即是明证,底款为“御赐纯一堂制”。纯一堂为康熙四十二年南巡之际玄烨御赐郎廷极之堂号。本品除署款不同,其余形制、纹饰与之无异,应为郎窑佳器。此式茶碗一出,遂为风行,深得世人所爱,当为茗茶隽品。
明末清初民窑中的精品.。崇祯顺治器物风格并存,胎釉发色画工开门,可以看崇祯到顺治间,看画的风格更倾向清初期。题材也是明末清初流行的经典指日高升图。
此罐特点:尺寸不小、绘画精细、人物众多、图文并茂、胎质细腻、青花发色好、盖子造型奇特罕见,过渡期精品。
崇祯青花用高岭土制胎,盛行在器物口沿处施一圈酱色釉(即酱釉口)。圈足一般较矮,阻断露胎线外沿旋削较多。大碗圈足边墙内壁有较深的“二层台”形挖足残痕。除部分盘、碗外,一般底足较高,足外墙下边无釉,底足内亦无釉。盘、碗有跳刀痕,有的足底留有没旋削净的小台、窑渣、鸡心凸起及火石红斑块。筒瓶、花抓、罐等立器一般则为细砂底。青花色料采用石子青,呈色稳定。呈色最好的鲜艳青翠,青中带紫为最佳。此盖罐外壁绘山水人物并题诗,题“三公应可待,指日望凌云”。罐青花花色青翠,高28厘米,整体品相良好,流传保存完整至今极为不易,为崇祯时期难得一见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