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克勒旧藏哥窑洗领衔2025西泠陶瓷春拍,传承有序宋瓷受藏家热捧 -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分享到:

塞克勒旧藏哥窑洗领衔2025西泠陶瓷春拍,传承有序宋瓷受藏家热捧

2025年07月16日 21:47:54               点击率:1

近日举行的香港邦瀚斯2025年春季拍卖,再度成为行业焦点,成交总额刷新历史记录,其中珍稀欧洲私人珍藏的瑰宝屡创佳绩。尤为引人瞩目的是,一件宋或元代哥窑灰青釉葵花式三足洗,于6月11日在巴黎邦瀚斯Cornette de Saint Cyr拍卖会上以137.94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135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一成绩不仅在行业内引发轰动,更再度点燃了高古瓷收藏的热潮,彰显了此类稀世珍品在艺术与收藏领域的永恒魅力。


(宋或元代的哥窑灰青釉葵花式三足洗,在巴黎邦瀚斯拍卖会以137.94万欧元,约人民币1135万元成交)


邦瀚斯中国古董艺术部环球主管Asaph Hyman表示:“……得以呈献这件如此珍罕的哥窑笔洗,实是我们的莫大荣幸。此稀世笔洗历经纽约、台北、香港及巴黎巡回预展后,最终以1,379,400欧元成交。我深感欣喜,全球藏家与艺术机构皆能欣赏此珍品之稀有性与非凡品质。”


南宋哥窑洗惊现2025西泠春拍,稀世珍品引轰动

在全球拍卖行业规范中,“流传有秩且明确年代”是衡量藏品价值与可信度的核心要素。唯有传承脉络清晰、年代归属明确的藏品,方能在拍卖行的平台上获得藏家的高度信任,进而实现其市场价值的最大化,这也是拍卖行业历经岁月沉淀所形成的严谨准则。


当全球藏家对巴黎邦瀚斯Cornette de Saint Cyr拍卖会的遗憾仍萦绕心头之际,西泠印社2025年春季拍卖会正蓄势待发,有望为藏家们带来更大的惊喜,弥补此前的遗憾。



从官方获悉,本次拍卖会上,作为领衔的的重量级藏品——塞克勒博士旧藏的南宋/哥窑葵式洗,一经宣布,便瞬间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轰动。此件拍品的年代被明确界定为南宋哥窑,这一精准的断代使其在学术与收藏价值上更胜一筹,相较于此前香港邦瀚斯2025年春季拍卖会上的宋或元代哥窑灰青釉葵花式三足洗,其年代更为明确,稀缺性更为突出。如此珍贵的藏品,有望在本次拍卖会上创造新的成交记录,成为收藏界瞩目的焦点。



哥窑,是历朝文献记载和业界流传的宋代五大名窑中最神秘、最具富传奇色彩的古瓷名品。


这种以线条构建的装饰美学,是在宋代官类青釉烧造的基础上,通过特殊工艺导致器身遍布纵横交错、深长清晰的不规则开片纹理,高铁胎土的铁元素自深层开片的缝中渗出,釉面因此形成黑褐或深褐纹线,以“百垃碎”最具代表性。而出窑冷却和传世时往往在大纹格之内再次出现一些短浅的二次小开片,并在供陈摩玩的过程中也侵染上淡浅的、黄褐色的后天色沁。传世哥窑器身这深浅不一的褐色片纹,营造出“金丝铁线”的装饰效果,给人一种沧桑斑驳的破碎感和瑕疵美,视觉冲击强烈。



在一千年前大宋皇朝程朱理学的意识形态背景下,滋长出如此浓烈先锋艺术和抽象哲学色彩的情趣,似乎与和敬庄重的士大夫主流审美格格不入。但铁线和金丝之阴阳交织,大片套小片错落有致,恰恰契合了宋五子的理学宇宙观,貌似无章,却在混乱中重构了秩序。


这种深沉古雅的纹理装饰,堪称陶瓷装饰文化中最具辨识度和个性的审美范式,自宋元以降,已从士大夫和文人的小众取向逐渐发展成了大宗审美,为明清两朝慕古、效古、仿古的首屈一指品类,影响深远,至今仍然是一道炫丽的中国元素标志。2009年,法拉利曾推出全球唯一一辆的599 GTB Fiorano中国限量版之艺术典藏跑车,优雅无双的独特美感轰动一时,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仿佛点亮了艺术圈和时尚界的审美之光。



本品流传有秩,来源显赫。原藏主是曾被欧美艺术圈和收藏界誉为“现代美第奇”的美国医药商业巨子阿瑟·姆·赛克勒博士(Arthur M。 Sackler,1913-1987)。作为上世纪中叶欧美最具影响力的古典艺术超级藏家,其毕生收藏大部分均捐赠于公共博物馆和用于慈善事业,“Sackler”直到今天还是欧美各大文物收藏机构难以回避的名字,从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赛克勒艺术教育中心、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赛克勒比较基因学院、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原名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的雷蒙德与比佛利赛克勒展间、巴黎卢浮宫有赛克勒东方古董走廊.....一直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两所赛克勒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塞克勒对艺术的收藏、捐助及其世界性影响力,极大推动了中国古代艺术和人文精神在欧美的传播。




塞克勒博士及其家族的中国文物收藏数量之巨、品类之丰富齐备、质量之精,从金属器、玉器、陶瓷器、书画、漆木家具直到各类杂项,无不各成体系,构建恢宏,而不像绝大多数的欧美藏家多为仅精于个别门类,实是20世纪世界头号中国艺术品藏家。中国古陶瓷作为最具民族地域特色并且深远影响世界的东方艺术品类,当然是塞克勒家族的收藏重心之一,尤以宋元瓷器最为精湛,遍及各大名窑,古磁州窑、建窑、吉州、湖田等名品林林总总,仅其收藏捐献的官钧类重器就多达数十件之多,极其震撼。这些藏品的历史文化艺术成分高,视野超前,非常专业,这与其本人即为学术巨头,并倾注无数财力予以赞助培养亚洲艺术和中国考古关系莫大。


“捡漏”不再,2009年拍卖奇迹不可复制

在拍卖行中,“捡漏”始终充满吸引力。许多人不禁会问,为何2009年价值100万的拍品,如今能以1200万的高价成交,价格增长十几倍?如今还能否再现这样的“捡漏”奇迹?这背后其实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2009年,纽约佳士得的塞克勒所有专场虽然创下全部白手套成交的拍卖史奇迹,普遍成交价格却极其低落。除了其时正值欧美金融危机的经济低谷,还有一个特殊原因,导致了华人买家无法正常参与这场拍卖。


同年2月份刚刚结束的巴黎佳士得春拍,因中国买家拍下了圆明园免首和鼠首后公开扣绝付款,引发一场业界风波。这也直接导致紧接着的纽约3月大拍,佳士得突然拍前临时要求华人用户必须提供纽约当地固定财产担保才能进场,几乎隔断了绝大部分中国买家介入,当时全场竞争最激烈、第二高价成交的哥窑盘,才得以被买家以较低价格捡漏。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哥窑盘佳士得同场的一件明代仿钧窑盘子,2009年30万元购入,2019年则以460万元高价成交,十年翻了十几倍。


(1890-1920年代纽约佳士得,2009年3月19日,编号556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编号EK357)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艺术品作为一种非再生性资产,其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使其必然成为资产保值的热门选择。尤其是那些传承有序、来源可靠的稀缺藏品,更是成为藏家和投资者追逐的对象,其价格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长。


如今,随着市场的成熟和信息的透明化,“捡漏”的机会已经大幅减少。苏富比和佳士得等拍卖行的专业鉴定和市场评估能力不断提升,使得拍品的估价更加精准,留给买家低价入手的机会越来越少。此外,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也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藏家们对艺术品的价值判断更加精准,市场整体趋于理性。因此,抱有侥幸“捡漏”心态的行为,无异于一场赌博,尤其需要警惕。


清宫旧藏宋瓷,非凡收藏价值持续跃迁

此次领衔2025年西泠印社陶瓷春拍的塞克勒旧藏哥窑洗,不仅流传有序,更因具备清宫旧藏的官窑品质以及可确凿追溯至宋代的明确年代,展现出非凡的收藏价值。


这件来源于2009年3月18日纽约佳士得春季拍卖“赛克勒珍藏中国艺术品专拍”编号Lot0333的南宋哥窑葵口洗,特征与两岸故宫的清宫旧藏宋代哥窑器高度一致:官式的六缺倭角折腰的深腹花式洗(或浅碗),以典雅简洁的线条勾勒出花瓣的造型轮廓,敦厚中又显秀气,为宋代金银器、漆器和官窑青瓷的经典设计范式。



其通体施微带粉青的月白乳浊青釉,釉表橘皮棕眼,厚釉堆垛,状若凝脂,润如酥油微汗。通体遍布不规则的青黑色深刻开片,间中套自然老化色沁的淡黄色浅短小纹线,金丝铁线非常典型。多次施釉的工序,局部带有官类乳浊青瓷常见的轻微缩釉现象。缩釉痕和圈足露胎处,清晰可见紫金土的褐棕色窑衣,宋代官窑青瓷特征鲜明。


哥窑的考证问题自明清至今,长期是古物学和考古界牵人心弦的悬疑公案。近年杭州老虎洞南宋官窑窑址尤其是元代地层考古的出土遗存,以及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宋元之交-明初墓葬出土的类官青釉器,特征与清宫旧藏的传世哥窑特征颇为接近。部分学者据此认为传世哥窑就是老虎洞元代地层产品,比较研究明确显示哥窑的产地就在浙江南宋官窑一脉,已是确凿无疑。但这些续烧仿产前朝官窑的窑址遗存,大抵烧造草率粗陋,与馆藏哥窑传世器的气质品质尚有出入,墓葬器也只能推下限却并不能倒定上限。此间的学术争论更牵涉历史概念混肴和界定不清等混乱,至今古陶瓷学界尚无一个烧造年份的统一定论,一般笼统的标称宋/元,以与后世明清两朝仿烧哥釉器做区别。



宋代五大名窑及其中之一的哥窑的说法,见于《宣德鼎彝谱》、《格古要论》等相关文献,均记述哥窑为宋器并作详细描述,正是明清两朝宫廷旧藏的传世哥窑器的特征,在宋元明时期经学训诂和古物学的考据校雠已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不太可能空穴来风的捏造。


并且早在南宋早期的龙泉小梅窑、溪口窑等官类、官烧的青瓷烧造中,便已将冷却时自然无序的开片现象,强化改造为一种人为刻意设计的特殊工艺,奠定了一种独立的纹片装饰新式样。那么随后发展起来的南宋郊坛下、修内司官窑,也参照和借用了这种审美范式,并推出官窑系的开片青瓷品种,已是情理中事,也符合古陶瓷生产史的发展规律。由此可见,所谓传世哥窑,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窑口,却只是南宋官窑青瓷一系中的特殊品种,正如曜变天目是建窑黑釉盏的特殊产物一样的历史情形。是以对待故宫等宫廷旧藏的传世哥窑,老派文博学者仍然尊重传统,保持了其宋代的断代标签,也不无道理。


宋哥窑瑰宝,稀缺性与真伪的双重考验

此前虽曾出现过诸多被称为哥窑的器物,然其中多为元代及明代所制。此件乃宋代真品,存世稀少,仅见于少数顶级藏家之珍藏,且传承脉络清晰可考,学界亦无争议。


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哥窑的存世量相当稀少。目前全世界各大收藏机构来源可靠、可统计的的宋/元哥窑器仅300 余件,而各地出土的哥察标本数量,更不及汝察、标本的千分之一,可见其何等珍稀,比汝窑更配得起“寥若星辰”。其余坊间私藏和市场流通的所谓宋/元哥窑器,绝大部分均存争议,明清仿古或近现代赝品更充斥其中。


正因如此稀缺,宋代哥窑精品在拍卖市场上备受追捧,价格居高不下。早在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就以逾1000万港元的高价成交,成为当时市场的焦点。近年来,内地拍卖市场上虽偶尔出现标明为“宋哥窑”的瓷器,但大多经鉴定为元、明时期作品,年代稍显“年轻”。这一现象一方面凸显了宋代哥窑瓷器的弥足珍贵,另一方面也对藏家的鉴赏眼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本件传世哥窑器自十六年前在佳士得释出后,其图本在业界内被广泛传载、引用,各地资深业内人士的上手者,无不赞为私人藏家手上最无争议、最典型可靠的一件可流通品,也是拍卖史上来源最为显赫的一件官哥类器物,殊为珍贵难得。


百年西泠,一槌定音。一年一度的西泠春拍大幕即将开启,而塞克勒博士旧藏的南宋/哥窑葵式洗无疑是全球实力藏家最为关注的焦点,也将是竞拍的热门之选。

名家专栏
最新作品

名 称:云山幽隐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名 称:云去空山青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名 称:烟含山作影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诚聘英才 | 加盟代理 | 书画租赁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作品征集 | 交易声明 | 联系我们 | 访问量:71033122
版权所有 2012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50093号-2 地点:杭州市长生路58号西湖国贸中心706室
电话:0571-87558039 87558040 传真:0571-87558037 E-mail:chym88@126.com 服务QQ:449363274 技术支持:博采网络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