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2日 17:12:39
点击率:2251
产权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关于产权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问题,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从物质形态的产权到知识产权,从知识产权到文化产权,从文化产权到艺术产权,产权理论一直沿着具体化、深入化,以及与时代同步的态势发展着。艺术产权作为一个新兴的产权形态,已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出现在我们面前了。因此,如何认识与拓展有关艺术产权的发展问题,已成为理论界与业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艺术与艺术产权
艺术产权是一种界定建立在艺术稀缺性资源利用方面地位的特定的经济与社会关系。艺术产权是一种社会制度安排,是一种建立在艺术产权制度基础上的权力诉求。产权理论认为,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绝对低下、资源配置绝对无效的并难以长久维系的社会。保证经济高效率的产权运营形态应该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明确性,即它是一个包括财产所有者的各种权利及对限制和破坏这些权利时的处罚的完整体系;二是专有性,它是因一种行为而产生的所有报酬和损失都可以直接与有权采取这一行动的人相联系;三是可转让性,这些权利可以被引到最有价值的用途上去;四是可操作性;五是乐意接受性,即既有需求的推动,又有偏好的驱动。
艺术产权的形态,通常有实物形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左侧),权益形态,包括股权形态和债权形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侧),艺术创造形态,以及精神消费形态四个方面。艺术产权的实物形态对应的是资产市场,权益形态对应的是权益与债务资本市场,艺术创造形态对应的是创造力资本市场,精神消费形态对应的是精神消费资本市场。可以说艺术产权市场涵盖了艺术资产交易市场、权益资本交易市场和中、长期债务资本交易市场、创造力资本交易市场及精神消费资本交易市场。当然后两种市场不一定会独立存在,在一个历史阶段,可能会融合在前面两个市场的过程之中。
艺术产权将为艺术经济构建一个新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其中,链条上包括“艺术家—画廊—交易商—交易所—投资人”五个产业节点。这个链条在艺术经济规律的驱动下,会不断地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向着更加健康和规范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不断发展的中国艺术产权事业,是建立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心定价原则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也是强化中国艺术定价能力,把控自己的定价权的一种有效手段。发展中国艺术产权事业不仅关系到艺术的发展前途,更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命运。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将随着中国艺术中心定价原则的建立,以及定价能力的强化而不断走向世界。
二、艺术产权的理论背景
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产权学说”被引入中国。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进入了产权研究的高潮期。这一期间,学者们对产权的定义、产权的内容、产权的客体、产权的主体、产权制度的改革,以及西方“产权学说”的价值等基本的产权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但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于产权还没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没有一个权威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只有以下几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德姆塞茨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他们能帮助一个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诺斯指出:“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而阿尔钦则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上述定义都是从一个方面指出产权的内涵。菲吕博腾及配杰威齐在《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中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产权不是关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的一些被认可的行为性关系……社会中盛行的产权制度可以描述为界定每个在稀缺性资源利用方面的地位的一组经济和社会关系。”由此可见,艺术产权是一种界定建立在艺术稀缺性资源利用方面地位的特定的经济与社会关系。当然这种特定是强制性的,这种关系也是制度性的安排。
市场运行及资源配置有效与否,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交易的自由度大小,二是交易成本的高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取决于产权界区的清晰度。换言之,产权界区的明确等措施是降低交易成本的基础,也是减少交易摩擦的润滑剂。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包括获得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搜集有关价格分布、产品质量和劳动投入、寻找潜在的买者和卖者、了解他们的行为和所处的环境的费用”,这是交易准备阶段的费用;还有“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其中包括了讨价还价,订立合约,监督合约签订者,了解他们是否遵守合约条款,当和约签订者不承担他们的义务时,强制执行合约,并发现所造成的损失等方面的费用”,这主要是交易活动进行时所发生的费用;“利用价格机制也存在其他方面的成本,”这主要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预测困难等因素而引起的费用。另外,还有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企业组织内部运作所引起的费用,等等。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费用学派”认为:“科斯定理的核心即为交易费用”。
马克思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产权的产生、发展以及消亡,这充分地印证了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科学性所在。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偏重于微观分析和效率分析,对于在既定的社会产权制度下,如何具体、定量、微观地去思考一些产权关系的经济和法律现象更具现实性、生动性和实用性。
围绕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四大瓶颈所展开的“攻坚”已获得深入地进展。首先,以资产评估及资产化为核心的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育与发展已有所突破;其次,以征信体系为核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设已引起了业界广泛的重视与关注;第三,以市场主体的发育与发展为核心的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已逐步被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议事视野,其中,关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第四,以审美文化重建为核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环境建设也日益引起了学界、政府及藏界的热议与关注。艺术产权制度是指建立在劳动财产论、劳动价值论和艺术资本论(沿着艺术资本与人力资本、艺术品科学和艺术制度的关系三个方向展开的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制度设计与理论架构。
三、艺术产权内涵与架构
艺术产权具体的制度构建内容主要包括:主体应采用“双重主体说”,权利主体是其创作者个人或是群体,管理主体是国家,即由国家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统筹艺术产权的运行;客体即艺术资源,包括作品、活动、理念、要素等,但应排除公有领域、宗教领域、合理使用状态下的传统艺术形式与活动;其基本内容包括署名权、艺术消费权、艺术发展权、艺术使用权,以及获得收益权。署名权即表明创作群体身份、证明该群体为艺术主体的权利,也是精神性权益的核心内容之一;艺术自足权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场合、艺术空间及本意完整、不受歪曲的权利;艺术发展权即享有发展或授权他人发展其艺术的权益,这其中的重要一个方面就是知情同意权,并对开发所获得的利益进行分享;使用权即艺术主体以利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娱乐等艺术消费行为的权利,具体形式可包括通过录像、展览、网上传输等方式展示、传播艺术,也包括利用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娱乐,还包括进行商业性展演或其他使用方式;使用权的实施方式包括自己使用和授权使用;获得收益权即他个人和组织商业性使用时,有权从中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艺术增值权益,即艺术在传递与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新的价值增值的收益。
四、艺术产权的基本特征
艺术产权首先表现为艺术特性权特征,为个体或群体智力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的智力成果权属于创作人或群体所有;其次是艺术资源权特征,就是作为一种资源被列入艺术资源权的保护范围;第三是艺术无形标志权特征,是指某一种无形文化样态来自于某一个特定国家、民族、群体、或者个人,而且与其民风习俗、文化实践、生活方式、行为惯例、仪式庆典和文化空间直接相关联的遗产;第四是艺术自决权特征,创作者有权使用自己的艺术作品;第五是艺术收益权特征,包括以让予使用权(借用)、许可使用等;第六是艺术的文化特性权特征,以前,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了艺术的文化一个方面,而对艺术的文化性研究不够,这不利于将其上升为具体的法律制度来进行对艺术产权的一体化保护;七是艺术资源的非物质性特征,突出表现在艺术资源的增值开发的递进性上。
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二是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知识产品,属非物质性产品,有内在的价值与使用价值。非物质性的特征表明了艺术与物质产品具有不同的存在、使用与处分形态,表现在:第一,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用;第二,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第三,不发生消灭艺术品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第四越开发越丰富、越具价值等。
五、艺术产权市场化发展的主攻方向
深化艺术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艺术资本权益的市场化,艺术产权理论通常将市场化进程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艺术品的市场化,即所有艺术品的供求双方都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交易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这是人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市场化。二是资金、创意、劳动力、材料、管理等资源要素的市场化。艺术要素市场化与产品市场化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价格决定实际上取决于要素投入所能带来的收益,而不主要在于它们自身的再生产费用。这里的市场化已经演变成了资本化。三是资本权益的市场化,例如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艺术产权的分割上市以及资本使用权的市场化等。显然我国的改革进程正处于向第二、第三层次深化的阶段。可以说,艺术经济要素市场发育与产权制度改革是市场化进程的主攻方向之一。
艺术产权市场的内涵和外延丰富,涉及面宽泛,因而决定了它的发展空间和领域更为广泛。未来艺术产权市场的发展趋势:第一,向广度发展的趋势。艺术产权市场的交易品种越来越丰富,不仅包括了艺术品市场主体资产交易和资本交易,甚至还包括了如前所述的不局限于艺术品市场主体的资产和某些特殊商品的交易。艺术产权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交易品种的多种化,交易主体多元化(政府、事业机构、企业、个人等),交易业务多样化,资源聚集能力强(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交易功能得到充分体现。第二,向深度发展的趋势。主要指国内将涌现某些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艺术产权市场,在已有的产权交易品种的基础上,着重围绕艺术权益资本的交易,按照权益资本市场的特征、要求和运行规则,深化发展成为具有艺术品资本市场全部特征的基础性艺术权益资本市场,即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其主要特征是融资与再融资功能上升成为市场的主要功能,而交易功能只是市场的辅助功能。它所从事的资本交易,更多的是资本的增量交易。
六、艺术产权交易机构的功能定位与服务体系
1、功能定位。艺术产权交易机构的功能,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艺术价值发现、挖掘与建构的平台。二是艺术产权的发布与交易平台。通过高效的信息发布平台和电子交易系统,广泛征集卖家和买家,充分发现艺术品的市场价格,提高艺术产权的交易效率。三是艺术品市场的投融资平台。设计开发面向投资人的、符合艺术产权交易特征的投融资产品和投融资工具,为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支持。四是艺术品市场主体的孵化平台。提供艺术品市场主体的改制、重组、股权登记托管、融资等完善服务,提高孵化效率,加速其成长,辅导其走入艺术品资本市场。五是艺术产权登记托管平台。主要是承担艺术产权登记,办理各类文化产权托管,提供交易见证、过户、质押登记等职能与服务。六是艺术品资本孵化、服务与资本文化的培育平台。
2、交易产品。从目前来看,主要包括:艺术股权、物权、债权、艺术独创权、精神消费权及知识产权(影视作品、数字产品、工业设计、文化品等著作权)的转让或授权交易,艺术创意项目投资受益权、艺术产品权益的融资交易,各类艺术品拆分权益、艺术投资基金和艺术产权交易指数等产品交易,以及资本与艺术对接的投资综合配套服务。
3、服务体系。(1)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权益融资、转让;艺术投资基金管理;艺术项目咨询顾问服务;艺术市场主体改制、辅导、策划上市等服务。(2)基础服务体系:大众艺术消费品的转让;艺术产权的交易见证;国有艺术产权的交易鉴证;艺术品(集合)权益托管;艺术产权专项资金申请的前置审批与服务。(3)支撑服务体系:艺术品的评估、鉴定;投资咨询;资讯传递;理论研究;人才培育开发。(4)会员服务体系:交易商服务;专业服务商服务;项目方服务;投资人服务;投资顾问服务。
七、推动艺术产权发展的意义
推动中国艺术产权发展,除了能促进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升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代形态之外,其重大意义还在于:a)建立在艺术产权基础之上的艺术品资本实现了文化艺术产业的崛起。b)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增长方式的转变。c)建立在艺术产权基础之上的艺术品资本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投资能够带来收益,即通过人力资源投资,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形成相应的艺术产权,然后通过艺术品资本的运作,产生经济效益。d)建立在艺术产权基础之上的艺术品资本实现了社会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当艺术经济发展的消耗转向创造、知识和信息的时候,也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促进创造的产生与知识的运用,而这种制度建立的基础就是承认艺术产权与艺术品资本。e)建立在艺术产权基础之上的艺术品资本对文化艺术产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艺术品资本促进了艺术市场主体向知识型和信息型方向转变,而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市场主体必须调整其管理和结构。f)建立在艺术产权基础之上的艺术品资本对社会形态的影响,就是与信息技术一起,使人们进入到信息社会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信息型劳动成为主要的从业方式;信息生产和利用成为主导产业;信息消费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渐加大;造成贫富和其他社会差别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不断增加自己的信息资本存量成为人们发展的目标。g)建立在艺术产权基础之上的艺术品资本对虚拟经济的影响。在运作中,人们无法接触到实在的资本,而是在象征符号的虚拟体系中交易,通过信息经济、虚拟经济、知识经济等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h)更为重要的是,艺术产权涉及国家文化安全,突出表现在推动定价权与话语权的建立上。在世界经济技术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针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与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同等重要的文化利益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研究。面对中国因素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也在进一步扩张。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全球目光的聚焦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当我们在经济领域成为世界生产中心或产品中心时,却突然发现,我们其实仍远离世界定价中心,大规模的生产与消费并没有确立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在艺术品市场中,当面对勃然而起的创造与生产能力时,我们同时也在面对中华文化圈巨大的消费能力。然而,我们却仍在漫不经心地把中国艺术品中心定价的话语权交给别人。在文化影响力不断强化的前提下,把握艺术品市场中心定价原则对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发展可谓是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如果艺术品市场定价中心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久而久之,艺术家为了寻求个人更多的利益回报以及更好的艺术评价,就会更多地受到西方艺术理念及西方文化的影响,甚至是支配。西方世界企图通过中心定价将西方文化影响力扩散到全世界,消磨、侵蚀中国文化的目标就会达成。所以说,艺术品市场中心定价原则不仅反映了国家之间经济定价权利的博弈,也是一种文化影响力竞争的集中表现。
八、艺术产权研究与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艺术产权是产权市场发展的一种新的形态,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既要注重其共性部分,更要关注其特性部分的深入拓展,并且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放大这个特性,包括建立在这个特性基础之上的产权形态。
2、艺术经济产业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产权市场,重要的突破口是艺术资源的资产化。艺术品资本市场是艺术产权市场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规范的产权市场。通过艺术品资本市场,提高艺术资产的证券化程度,可以促进艺术资产在更大范围的流动重组,吸收大量资本进入艺术经济产业,使艺术经济产业的财产关系和资源配置更加具有开放性。同时,通过艺术品资本市场进行产权交易,可以节省大量减少资金需求,减少交易费用,从而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实现艺术经济的产业重组。
3、艺术产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要突出平台概念,平台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以及标准与规则的制定。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艺术产权市场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产权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的发育还很不完善,这时孵化与产品的整合与培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4、要认真做好艺术产权发展战略与规划工作,无论是行业发展战略与规划,还是实体发展战略与规划,都要兼顾两者的特性与实践。要在整体研究的基础上,高起点展开相关工作。
5、要不断沿着文化发现与艺术价值挖掘的向度,进行艺术价值的构建,并且,将这一主线,贯穿于艺术产权的研究与时间的过程中。要重视研究与设计,重点是产品设计与服务规范与标准的设计。
6、艺术产权运营平台体系的建设要注意逻辑性与科学性,在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技术层面的问题,又要主营业务层面与战略层面的衔接与融合,突出交易、服务孵化、投融资、监管、支撑与国际化等功能。
7、要把着眼点放在艺术经济产业要素市场如何与社会化资本对接这个核心问题上。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已有业务的借鉴学习,更要拓展性的业务形态,突破口是理念与思想的转型。在运营中,要在社会化分工的基础上,努力推动核心能力的形成。而核心能力的基础就是如何建立交易服务平台,重点是理念、规则、流程、规范与标准。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