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众人皆评孔仲起

2012年06月06日 23:49:15    作者:N/A

 

  曹意强:孔老师是我们的前辈,每一次看到孔老师的画,见到孔老师的人,都能感到老一辈的谦卑。

  在和他的交往中,我深深感到他的品德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谦卑”。为什么是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大家耳熟能详,有可能都听腻了,但我觉得今天重提这两个字却有特别的意义。大家知道,在今天的艺术世界里,我们经常听到“某某大家”、“某某大师”的称号,而像孔老师这样的画家,艺术成就实际上称得上大家,但他从来不称自己是大家,他也不愿意别人称他为大家,这一点既是他的清醒,也是他的谦卑;而正因为孔老师的清醒与谦卑,他在艺术上才会非常明确自己应该怎样探索、发展,而不至于妄自尊大、固步自封。他到了这么有成就的时候,仍然像是一个刚进入艺术领域的人那样充满好奇心,说明他清楚地知道一个艺术家要与四样东西打交道:第一个就是艺术家自己;这里面主要指他的艺术状态,也就是说,要看他如何对待名、利、物、我的关系。第二个就是传统;传统留给我们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有时理解的那样,仿佛它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传统一直在变化。我们翻开美术史,传统每个时期都在变,每个画家都不一样,传统为我们积累下来的优秀遗产和表现的语言,每一个画家都无法回避。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全然创新的东西,脱离历史的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创造与传统无关的作品,这种作品将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厚度的。对于传统,孔仲起先生是着力下功夫的。第三个就是生活;艺术必须与自然、与生活打交道,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倡的艺术源于生活,提着提着就变成政治口号了,这给大家造成了强烈的逆反心理。

  事实上艺术家是不可能脱离生活、脱离自然的。我们不说生活和自然给了艺术家什么东西,至少它给了艺术家刺激,这种刺激是一个艺术家必需的,要没有这一方面的体验,他的创作势必会空洞、会缺乏对观众的刺激;第四个就是观众;艺术家必须考虑到观众,这一点与生活的刺激是相关的。如果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没有凝聚生活中值得感动的内容,他怎么打动观众呢?这就是我所指的与艺术家有关的四个方面。孔仲起老师在这四个方面做得特别好,他的风格和探索都是一以贯之的。他的作品雅俗共赏——雅致却不矜持,不故作高雅;通俗却不媚俗,不取悦市场。他不哗众取宠,没有为追求某种新奇,而去搞那些不真诚的东西。同时他也没有一味的固守传统,特别在“云水”这一中国画表现领域,他有自己的特色,这也是他在中国画云水画法上的贡献。我在之前的序言里提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要求用中国画的工具像油画工具那样去表现自然,这种对艺术的限制促使孔老师努力探索如何用中国画的笔墨来表现西洋画里才出现的那种气势,那种云水的流动感,在这一点上孔老师做得非常成功,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成就了新的中国画云水画法的形成。 柳 村:孔老师在画册的自述中也说到,他的作品表现生活、表现整体,他说他非常赞赏清朝戏曲家李渔讲的一句话:“直言明说”。的确,孔先生的画一看就明明白白,好像讲顺当的话一样非常亲切。我一直以来常用两颗图章,一颗是“贵自然”。

  李渔的戏剧理论中也谈到这一点,“贵自然”与“自然为贵”不同,他认为戏曲表现应该很自然,有生活气息,有生活情趣,不装腔作势。“贵自然”除了强调以自然为师外,也体现了表现形式的自然亲切。戏剧中强调不要做过头戏,不要空洞无物,在绘画上我们也有这种要求。孔老师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成果达到了这一要求。孔老师的为人也许与他擅长“云水”有关,孔子说“水有七德”,最后归于大海,孔老师也是一位有德的长者。 丁羲元:孔仲起先生的画我经常看,在上海也常能看到,我与他本人也多有交流,但像今天这样展厅里的大型展览,和在他家里看到的还是不一样,展厅里看更感到惊人。孔先生的画第一是气势大、气息好——气势磅礴,浑厚华滋,这点不是每个画家都能做到的,只有像孔先生这样的家学、这样的背景才能够做到笔力厚重,眼光新颖。第二点,他的画融合南北。在画史上,山水画有南北二宗,其中北方有范宽、李成的高大雄伟,南方则有马远、夏圭,而杭州又是马、夏山水的发展基地。

  孔先生的山水画南北二宗兼而有之,不囿于一家一派,这是很值得我们欣赏,同时也值得我们研究的。第三点,他的画笔墨高华,气势宏大,并在追求山水画的意境方面很有成就。过去我在他家中看过他临摹的古代山水名作,功力非常深厚。在此基础上他又师法自然,积累下了很多写生稿,并出版过《孔仲起山水写生法》。同时他作为一位中国美院的教授,有很好的理论修养,我看过他写的《尊受居画谈》,其中有一些写得非常深刻,这是从实践中探索总结得来的理论成果,学术性很高。总体说来,孔先生的艺术融合南北,笔墨独特。他的山水在对传统笔墨的探求中结合了写生,追求雅俗共赏的趣味。以我个人的观点,如果他能够在“雅”的方面再努力一点,在用笔方面再轻松一点,在色彩方面再大胆一点,那么他的成就还会更大。

  孔先生水墨用得好,他画云画水,与陆俨少不同,陆先生画水比较注意线条的流动性,用线多一点,孔先生的云水既用水墨渲染的方法来表现,也用很多的线条来“皴”。这多数来自于写生的灵感,与陆俨少确实不同,可以进一步发挥。有两句话在我们的生活里是属于贬义的,一句是“一鼻孔出气”,另一句是“一孔之见”,不过对于孔先生来说,这两句话却是好的:他应该有“一孔之见”,用他的眼光所看到的,表现在画里面,表现出独特的境界来;孔先生就是要有“一孔之见”,而不要与别人“一鼻孔出气”,不要雷同。相信孔先生继续探求,还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带给大家。 童中焘:仲起兄是大师兄,作为同事、朋友,一起交往合作了几十年,对他的东西最了解,最了解的东西往往反而难讲。来之前我稍稍思考了一下,讲三点,实际上是与我自己对比着来讲的。第一条,老孔有非常强的表现生活的能力,写生的能力。他写形的能力非常强。古人说,“画,形也”,画是要写形的。老孔是追求意境的,就是情与形相融合的境界。景是最基本的元素,他这个本领非常强,他的速写、写生能力,我自己与他来比较,用四个字可以形容,叫做“自叹不如”,也可以用颜回的“瞠乎其后”来形容,孔老夫子驰在前面,我看看快要到了,最后他还在前面,每次都是这个样子,他奔也奔,他走也走,他驰也驰,结果我总归“瞠乎其后”矣!(见《庄子·田子方》)就写形能力来讲我确实是“自叹不如”。

  他的画,特别是被大家所推崇的云和水,尤其水,水是最难画的东西,古人讲山水画家“靠山不靠水”,山是有形体的,而“水,活物也”,水是动体,极难把握,画不好,是要饿肚皮的。老孔却画水,尤其是画海,这个本领在当代可以说“无出其右”。这是第一点,写景写生的能力,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第二点,作品气势充沛,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是刚健正大。得其大者,没有一点小家子气,可能与他七十二辈之前的孔老夫子的胸襟、胸怀有关,遗传基因传下来有关。他的用墨也有气魄。董其昌说,知惜墨、泼墨,则思过半矣。老孔常常大笔泼墨,画山画云,达到气势相生,淋漓犹湿。第三点,他画画熟练,这一点我也很佩服,胸有丘壑,到了哪儿拿起笔就画,这一点不容易啊!我就很害怕,我现在在外面都不画画,不画画不是我架子大,是我实在没有这个本领。而他恰恰有这一条:胸有丘壑,随意驾驭,随手写出,都成文章,都有可观。写出是很不容易的。我又要回头来说吴冠中先生,吴先生有一篇文章说到中国画的“制作法”,未免太小看中国画了。中国画是写出的,中国画怎么能像工人一样“制”啊。所以孔老师的这三点,我自感与他比起来,差距很大。孔老师是从传统继承过来的。走这一条路的人被吴冠中先生认为是傻瓜、奴才,今天我们这里是“大傻”、“小傻”集在一起了。我听(杜)高杰兄说,昨天中央台有一个吴冠中访谈录里面说到,他把自己比成传统大流里的一块绊脚石,我们就是要不顾或者搬开这块绊脚石,走我们的路。艺术必须“同中求异”。凡大艺术家,必定胸怀广大,识得“异量”之美,不会否定异于己者的。 章利国:孔先生是一位非常平和与谦虚的艺术大家。孔先生的山水画,无论是大尺幅的作品,还是小尺幅的作品,都体现了一种大气和雄浑的特质。按西方美学来讲,雄浑也就是崇高。我感觉孔先生在自觉地追求这种崇高感,他在画册的自述里也讲到一个艺术家气质非常重要,“艺术家要体现人类普遍的感情、达观的气度和广阔的胸襟”,我在他的画里面看到了他自觉的追求噶这种雄浑大气,这种壮阔的美,我觉得孔先生应该不断的保持下去,这是他作品中既能够直观感受到,也是深层次的美学品格。第二点,我觉得孔先生作品中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孔先生一直很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绘画的指导与提领作用,六十年从艺以来一直努力研习中国古代文化,这使我们看到他画的水,不仅是写生“师造化”基础上的意象表现,而且也体现了一种中国文化的精神。比如他在作品里面体现儒家以水“比德”的寄托,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典籍《管子》、《孟子》里面有许多以水比德的记载,比较早的“比德”符号不是我们常讲的梅兰竹菊而是“水”和“玉”,孔先生的作品体现了“君子观水必观其澜”的精神寓意。水在山水画里很难表现,而以它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或图式来创作则尤其困难,孔先生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相当成功。前面我讲到孔先生的追求非常自觉,关于这一点我需要再补充一下。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有非常多的诱惑,特别是西风东渐以来,观念游移,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样做。在这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孔先生的追求,他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坚守传统,却又能努力适应今天的时代。我看他不但在上世纪60、70、80年代从题材上有新的表现,在90年代和新世纪,他又在题材与思想两方面创造了新的面目,表现了新的内涵。我看到了孔先生这位前辈、这位大家,仍努力像不舍昼夜的水一样埋头前进。 刘国辉:孔老师的画我很喜欢,云水、山石,我更喜欢云水,云水里边更多体现了他的精神,他的云和水更多的寄托了他的内涵,相对山、树、石更有看头。在山水画这一行,山,画的人不少;水,画得好不多。童老师刚才已经说了,没有出其右者;能画得那么好看,那么有笔意,那么有精神体量的,的确不多。孔老师的画没有故作清高,他很通俗、很有亲和力,这一点很重要。可能大家不愿意讲这种东西。现在很多人拼命追古不是一个好的方向,画画得很像古人,真往古人面前一摆,就很假。传统是好东西,就像味精一样能够提精神,但吃不好会弄得灰头土气,容易丢失了自己。这一点对于浙江画家更重要,因为浙江是一个重传统的地方,希望不要回到“伪古人”。

  孔老师的画里没有这种东西,我觉得值得体味。孔老师作为一个教授是绝对称职的,他有很好的基础,技术非常全面、扎实。我为什么特别关注这一点?在当前回归传统的浪潮中,大家都提倡“道”,轻视“技”——以前光讲“技”不讲“道”,现在又到了另一个极端,光讲“道”不讲“技”,特别在人物画的教学当中,理论家们更强调这种东西。所以我很赞成徐悲鸿的说法,我们进入美术学院的学生,起码要给他们一个吃饭的本领,这一点我们有没有给他?不能老讲风格啊,格调啊!你把基本的东西教教给他们好不好!我觉得孔老师身上没有这个毛病,山水画教学中没有人物画教学的弊端,所以我们浙江培养了一大批很有作为的山水画家,很有成就。这几点使我体会很深,也值得自己进一步研究。 卢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诚聘英才 | 加盟代理 | 书画租赁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作品征集 | 交易声明 | 联系我们 | 访问量:62563641
版权所有 2012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50093号-2 地点:杭州市长生路58号西湖国贸中心706室
电话:0571-87558039 87558040 传真:0571-87558037 E-mail:chym88@126.com 服务QQ:449363274 技术支持:博采网络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