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林先生196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科,在潘天寿院长指导下,随顾坤伯、陆俨少、陆维钊先生学习山水、书法并兼习人物、花卉。1979年姜宝林报考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先生研究生,深受李可染、叶浅予、张仃等老师的影响。姜宝林先生把能得到南北大师的指教视为十分幸运的事情。然而,取得如此成绩除了得天独厚的外在条件之外,更有他不懈的艺术追求和辛勤耕耘。姜宝林先生将南北大师真传熔于一炉,赋予自家精神理念,将白描山水和积墨山水两种形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这正如王文章副部长在开幕式上所说:“姜宝林是一位承前启后的画家,他在美术创作方面建立了一个新的典范”。
开幕式结束后,姜宝林先生在作品前为众人详细讲解每幅画的创作背景、过程,并总结、阐述了他“既要笔墨,又要现代”的创作理念:没有笔墨,就不叫中国画,但要想被现在更多的观者接受,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同日下午,“姜宝林艺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包括范迪安、薛永年、刘曦林、郎绍君、夏硕琦、孙克、赵力忠、王镛、刘龙庭、贾方舟在内的二十余位美术评论家在会上踊跃发言,对姜宝林先生的艺术道路及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并在“传统”与“现代”、中国艺术道路方向的问题上展开辩论、设想,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姜宝林先生在研讨会结束时表达了自己由衷的谢意,并表示,自己现在已经七十岁,并不奢望能像齐白石先生那样进行“衰年变法”,但却希望能够不停顿、不僵化、不退步,晚年再取得一点点进步。
姜宝林先生“超以象外———姜宝林条幅特展”也于4月2日———11日在北京荣宝斋大厦三楼举行。画展共展出姜宝林先生山水、花鸟条幅作品百余幅。其中包括陆俨少先生题有:“宝林此作特有新意,须出示深觉英年奇气,有愧老迈”的《秋丝瓜图》,体现了艺术大师对这位学生寄予的厚望。此外,“姜宝林艺术展”在北京落幕后,还将于今年4月末、9月、明年5月在宁波、杭州、上海等地巡回展出。 (东野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