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杭州9月12日消息(浙江台记者 陈征北) 据中国之声(微博)《新闻纵横》报道,有关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壶王”的争议还在继续发酵。继故宫(微博)博物馆的研究员杨静荣对这只长沙窑壶王提出质疑之后,又有一位民间老艺人宣称,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壶王”藏品与他曾经烧制的一些作品十分相似。
事情越来越有戏剧性。这位民间老艺人的话是否可信?博物馆方面又将如何回应?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长沙窑的发源地湖南长沙铜官镇,有个被业界称为能做“壶王”的民间老艺人,谈志忠。
在查看过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壶王”的照片后,谈志忠老人告诉记者,他在1989年曾经做过这样一批壶,大概30个。当时是根据一个澳门商人的订单做的。
记者:以前做过吗?
谈志忠:做过。
记者:大概是哪一年做的?
谈志忠:八九年。
记者:您再仔细回忆一下。
谈志忠:八九年。我是第一个做的,确实是第一个做的。
记者:当时为什么没人要这个?
谈志忠:怪怪的哪个要?没人要。
谈志忠老艺人还详细讲诉了他们当时制作大壶的工艺。
谈志忠:用石膏模型搞的,先打个石膏一个。用刀拆出来再制模,制作石膏模型,采取倒泥的形式。
因为制作工艺不符合要求,谈志忠老人这批长沙窑大壶没有被澳门商人拿走。这批壶也最终以16元到25元不等的价格被处理掉了。老人12年前的作品,到底是不是现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壶王”呢?
谈志忠老人说:由于无法近距离接触到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壶王”,虽然从照片上看非常相像,但他并不能百分之百的确定“壶王”是否就是他制作的。
类似的“壶王”在市场上出现过的消息得到了湖南省收藏协会理事王小夫的认证。
王小夫:不是这一件,我们见过新的。
记者:跟新的长相一样吗?
王小夫:恩,差不多。
记者:贴花一样吗?
王小夫:有这个贴花。
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壶王”的捐赠者丁仰振表示,他手里还有一件釉色更好的“壶王”,而就是这件质地更好的“壶王”他还曾经拿去做过科学鉴定,当时的结论是近现代作品。
丁仰振:当时跟我们说出的两个半,两个完整一个烂。
记者:这两个是一模一样的吗?
丁仰振:但釉质上有差别,我这个釉质比它好一点。
记者:釉质上有差别?
丁仰振:造型、贴花、形状都一样。
记者:都一样?
丁仰振:一模一样。它是两百年、也不是三百年,他说一千年我也不认可。
记者:那等于当时他的结论把您否定了?
丁仰振:我们这个处理要么就是现代,要么就是唐代,不会有中间的东西放进去。
而且丁仰振还说,杭州官窑博物馆的“壶王”和他手中的这件“壶王”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购自农民之手,两件壶王共花费1600元。那么从各方的这个时间点上来看,30件大壶的流向就非常值得深思。 民间老艺人谈志忠1989年做了一批壶,壶王的捐赠者丁仰振也购买于1989年。时间的巧合让人联想到:杭州市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国宝级壶王或许只是一件近现代的工艺品,对此,博物馆方面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关于博物馆内“壶王”,被指出自民间老艺人的说法,记者采访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馆长邓禾颖。
邓禾颖:窑工是说过他曾经做过类似的,但鉴定是非常严肃的事情,非常近似,也不能确定它一定是。这段时间,好像说我们没有作为,我觉得是有点误解,我们实际上是在运作的。
记者:能不能透露一些细节?
邓禾颖:这个你放心好了,该说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说的。但这个希望你们理解,这个是有个时间的。
而对于如果壶王是假,1500万的奖励能不能收回的问题?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展教部部长方忆表示,在2005年接受这批捐赠前,馆方曾经与捐献人丁仰振有君子协定,约定捐赠的文物中一旦发现重要文物有假,馆方有权要回给付的1500万元奖励。丁仰振当时也说过,如果事后证明有文物为假,他愿意退回奖励。
“壶王”之外有壶王,南宋官窑博物馆是否就是民间老艺人所做? 在民间,到底有多少件“壶王”呢?围绕着“壶王”,仍然有太多的疑问。中国广播网和中国之声也将持续关注。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