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六十三期“藏画于民”作为2013杭州美术节的重要项目,11月15-17日在杭州市工人文化宫举行,以三分之二的成交率圆满结束。此次活动由中共杭州市上城区委员会、上城区人民政府、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2013西湖·中国首届艺术财富峰会组委会主办,农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联办,中共杭州市上城区委宣传部、上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杭州三达文化投资策划有限公司、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承办。活动组委会共选取了中国书画作品120件,内容涵盖花鸟、山水、人物、书法。
藏画于民15年来对美育普及、人文传播和艺术普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人文推动。1997年2月7日,在杭州万向大酒店,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将一直置于象牙塔的奢侈品——“书画”拉进大众日常生活的视野,这场名为“藏画于民”的活动,革命性的颠覆了书画作为雅赏的小范围局限,以浩浩荡荡的组织气势,拉开了全民收藏的序幕,在杭城掀起了艺术普及的第一波浪潮。
“藏画于民”活动创办单位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中国文化部授予的诚信画廊,十几年来在全国各地举办了63期,曾获义乌文博会品牌项目立项及优秀组织奖、杭州艺博会优秀组织奖。该公司的经营团队十几年来,以联系名家、杜绝赝品、服务大众、推广人文的经营思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为中国的美术事业和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创办此项艺术普惠民众活动的是著名艺术推广人、浙江省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副会长周岳平先生,这项融美育普及、人文传播和艺术普惠于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赞誉。他提出“艺术品如同阳光、空气和水,是我们的生命需要”,一句话精炼道出艺术于人、于人生的亲密关系。这样的的文化理念,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藏画于民 正本清源
十几年间,“藏画于民”也经历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早期活动基于推广现有艺术家,作品从120幅做到500幅的超大规模,“量”成为当时的一大亮点,“量”不仅仅指作品多,艺术家也多,大奖作品有阳太阳、洪世清、刘知白、杨晓阳、孔仲起、吴山明、刘健、何水法、李奇茂、周天黎、王秋童、刘西洁等海内外名家鼎力支持。“藏画于民”同时也得到了肖峰、丁中一、章飚、章利国、周旭、崔俊恒、张松、宋柏松、方楚乔、张春新、张伟平、鲍贤伦、梁文博、王赞、朱全增、黄鼎、何士扬、王界山、朱锡林、罗剑华、汪永江、林海钟、黄骏、茹峰、赵跃鹏、李桐、章耀、周晋、花俊、金心明、张谷良、胡汀、戴伯乐、方正等的大力支持。经历十几年的推广,以及市场的发展、成熟,当年很多所不为人熟悉的艺术家,现在都已经成为中国当代书画的中坚力量。
而成功的一期又一期,以科学的数据证明,市场有巨大的书画消费力,一直被消费者所忽视的精神消费领域,从未如此被激发和推动,“藏画于民”从一年一期办到一年三期、四期的高密度,市场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热潮涌动。可以说,“藏画于民”活动于今天杭州书画市场的活跃,具有不可取代的抛砖引玉的作用。台湾综合研究院高级文化顾问、著名人文学者周天黎说:“文化良知和社会责任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急需的精神资源和道德力量。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决不会顺从权力和资本。真正优秀的文化艺术和进步的文化思想是一个民族的人文气脉,是人类灵性之光的灯油,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家园。”她认为,“藏画于民”艺术普惠的理念对美育普及推动力巨大,其倡导的人文思想更是对当前乱象横生的艺术市场有着正本清源的作用,“藏画于民”对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功不可没。
现在艺术市场,商业介入过多,艺术经济化,让艺术在精神层面的价值没有得到完全体现,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受到了负面的影响。“藏画于民”,以公共艺术传播作为媒介,以播美、传真、扬善为宗旨,对艺术普及理念、对美育普及推动做重要实践,“正本清源”,一则将艺术的真善美以饱满的形象展示,并推进大众对艺术的认知,让大众在参与中感受艺术魅力,在享受中提高文明素质和文化品位,具有艺术史意义上的积极作用。“藏画于民”所倡导的人文思想更是对当前假画、假拍、恶性炒作、流水线作业等艺术市场进行的正面交锋。二则组织并发现优秀的艺术家创作,坚持长久的公共性事业,将真正好的作品回馈于社会,流传并影响,让艺术的魅力如阳光般沐浴大地。
藏画于民 传真扬善
耳濡目染、渐入佳境,随着介入群体的整体鉴赏能力的提高,主办方顺势而上,从之前粗放的量式推广升级到主力组织精品佳作,并有意识的推广有潜力的中青年艺术家。这一场在“量”上的重大改良,使得“藏画于民”的深层意义又增添了一层,就是做青年艺术家的发掘者,培养并引导优秀青年艺术家走入市场。
杭州美术节作为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一项普及项目,在出发点上,“藏画于民”与之有异曲同工之意。“藏画于民”作为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艺术活动,以推广人文艺术家为目的和责任,在收藏和投资之间搭建桥梁,力求做到提高审美情趣、提升艺术修养、拓展投资渠道、发掘优秀艺术家四步一体,让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在书画活动中得到双享受。对于优秀艺术家而言,“藏画于民”活动是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艺术家与大众之间提供直接交流的机会,让实实在在的拥有来印证作品的精良。中国美协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刘健就曾说:“‘藏画于民’活动充分显示出艺术家的人文思想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所起到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整个社会艺术市场人文消费的发展充当了很好的范例”。
藏画于民 普惠播美
“藏画于民”以平民化的价格给普通百姓一个贴近高雅艺术品的放心渠道,拉近了艺术家和百姓之间的交流以及艺术和现实生活的交流,使艺术品得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和衡量尺度,让艺术真正来源于生活而又回到生活中去,诠释精神生命旺盛的正能量。
“藏画于民”一方面给更多优秀艺术家架构市场通道,特别是让新生代艺术家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新生代等优秀艺术家的艺术价值通过市场机制逐步得到确立,其艺术升值潜力和人文张力给参与“藏画于民”的受众得到更好的物质、精神回报。
亲民的价格,受众的人群遍布各个行业:设计工作者、教师、公司老板、普通工人、白领阶层,甚至小朋友,2006年就有一位小姑娘获得了孔仲起作品。当然,当中也不乏对艺术有兴趣的收藏者和爱好者。十几年间,很多作品价值倍增,这样的推动力,使参与者逐渐加大精力和资金的投入,其中不少人因此成为书画行业工作者和专业的书画收藏家。
“藏画于民”活动以小见大,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书画市场的巨大潜力,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面前,真正去发现未来好的艺术家是其核心。对于艺术的推广首先是艺术家的推广,只有具有人文素养的艺术家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藏画于民”任重而道远,六十三期,对于“藏画于民”来说仅仅是开始,在艺术市场大力发展的情况下,未来的“藏画于民”也将顺应发展,进行改良、改革。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说:“‘藏画于民’就是藏富于民、藏宝于民最好的体现方式,她是大美术格局下美育普及的良好方式,正推动着这个大写意精神在民众中普遍的认知度”。
儒家《孟子》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艺术事业的繁荣、艺术市场的繁荣、文化文明的繁荣,都是众人献力的结果。“藏画于民”要做一股文化清流,毅然坚持积极推进艺术普惠,始终以书画为媒介,将艺术融入生活、感化生活,创造着时代的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