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2日 17:12:34
点击率:2478
国画大师与病魔抗争17年
帕金森症也不能让他停笔
昨日,当记者来到省美术院展览馆时,这里已布置起灵堂,近百米长的花圈沿展厅摆放,来吊唁的我省美术界人士络绎不绝。遗照上的汤老,头戴红色贝雷帽,面容清矍,神态平和,目光中充满睿智。据汤老的家人说,去世时,画家安详宛如梦中。
汤文选1925年生于湖北孝感。1947年入武昌艺专,主攻人物、花鸟画,曾任中国美协湖北分会副主席、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等职。70年从艺路,汤文选创作出一批独具风格、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精品力作,被认为是继齐白石之后中国画领域最重要的代表性画家之一,“20世纪最后的写意国画巨匠”。早在建国初期,汤文选因创作《婆媳上冬学》获全国美展一等奖而一举成名,这幅作品被认为是“以时代精神开启了时代之先”。其后,他创作的《喂鸡》、《说什么我也要入社》、《天空任鸟飞》等作品,入选历届全国美展,并陆续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其实早在1992年,汤老便患上帕金森综合症。17年来,饱受疾病折磨的他从未停下手中的画笔。“热心公益、关注民生的老画家,去年还在病床上动笔为5·12汶川地震创作了两幅画作,用以募集善款。他是在用生命的绝唱诠释着对艺术和人民的热爱。”省美术院院长董继宁说,在美术院展厅为画坛大师摆设灵堂,是对他最好的祭奠。(记者何君辉 通讯员左奇卉)
汤氏三兄弟忆父亲
那一抹“亮色”不会消失
“父亲为人低调,经历沧桑,却将艰难的人生体验作为艺术铺垫,进行着生命的悟道与修炼。”昨日,记者见到了汤文选之子汤立、汤有、汤用。三人眼中的父亲形象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就艺术成就而言,汤文选是中国画坛的一抹“亮色”;就父子亲情来说,汤文选是三兄弟人生长河的“长明灯”。
汤立:苛刻的父亲
自幼受家庭艺术熏陶的汤立,六岁习画,十岁时,父亲汤文选所作《次子汤立作画》国画一幅,侧面记录汤立习画的情景。
汤立说:“父亲一生育人无数,却从未正规地教我绘画,仅在我作画后略加评点而已。”
“虽然如此,父亲却将艺德、艺品进行了毫无保留地言传身教。”汤立说,父亲认为学艺先做人,善良、宽厚、坚韧等品质,是一笔可受益终身的财富。
汤有:坚忍的父亲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汤文选1957年由“青年画家”被打成右派,1976年文革结束平反。20年间,人格的屈辱、身体的病痛、体力劳动的重负占据了汤文选有形的生命,但无法灭绝他追求艺术的意志。汤有说:“那时候父亲白天不能画,就晚上偷偷在油灯下画。他画喂猪农民、放鸭青年,还画了大量的猪、牛、羊、鸡、鸭、鱼等农畜。”
面对命运的坎坷,父亲选择“临之而不惊”、“加之而不怒”。汤有说,在父亲的画作中,你看不到一丝悲愤地宣泄,而是充满阳光与爱。
汤用:固执的父亲
汤用没有从事美术事业,他说:“看到父亲的经历,我怕了,不敢画画了,他对此一笑了之。”
汤用跟在父亲身边的时间最长,在他眼里,父亲是一个坦诚、直率、忠厚的人,对艺术的追求更是精益求精。汤用说,1992年父亲得病后,走路连脚都迈不开,却还坚持画画。晚年的汤文选,大概创作了七八十幅作品。 (记者何君辉)
画家评论
周韶华:文选是我师兄,也是我的铁哥们。我还记得当年我们一起建立了晴川画会,在古琴台举办画展;一同下乡写生,描摹小猪娃的憨态。天地万物,通过他高超的笔墨技巧,都具备了美感。他是画家,更是美学家。
陈立言:我是汤老的嫡传弟子,我记得搞毕业创作的时候,我画《秋忙》,但不会画里面的水壶,汤老师就帮我画好了。后来这幅画得了奖,影响也很大,但汤老师没有对任何人提起,他曾经帮我画过。
杨力舟(中国美术馆前馆长、著名画家):汤文选对齐白石等前辈大师的优点有吸收,也有自己的创造。借物喻情,借物喻意,这些拟人化的手法汤先生运用自如,就这一点,我觉得他超过了前辈大师。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