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2日 17:12:37
点击率:2599
书画鉴定最核心任务:辨别是非与真伪
关于书画鉴定,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叫书画鉴定呢?书画的鉴定工作,我们把它通俗地讲,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真伪和辨别是非的工作。判别真伪就是我们对有作者款题和印章的作品的真假作出判断。因为有款、有印才能涉及到真和伪的问题。
辨别是非又是什么呢?就是对一件作品,尤其是古代的作品,它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流传过程。我们要对这个作品的流传的经历进行判别。比如作品上的题跋、鉴藏印等等。对于作品的传承进行辨别。
书画鉴定最基本的,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这两项。当然,如果碰到一个没有作者款印的书画,那只需要根据书画的风格给它定一个时代,就是所谓的断代就可以了。
那鉴定工作是怎么样进行的呢?鉴定,说白了,它就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没有比较,就谈不上鉴定。为什么呢?我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我和其他同事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到像徐邦达、启功和谢稚柳这些老先生们鉴定我们故宫的书画作品,就是古代书画鉴定小组那时候,每天都要看一二百件。在打开一件作品时,他们几个人,有时连眼色都不用对一下就异口同声的说:“嗯,这东西对的,精品,应该出彩图”,或者说“这不对,伪而劣。”当时我就不明白他们这个结论是从哪儿来的呢?看了以后,大多数情况下几个人意见都一样,我就觉得非常神奇。
通过这么多年跟老先生们请教,还有在工作当中自己留心地去学习,我就发现其实鉴定,表面上看,它就是用眼睛看一会儿,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判别的过程。当鉴定家们面对一件书画作品的时候,他会迅速地把自己脑子里面存储的那些关于这个书画家的资料,飞快地把它调集出来跟面前的这件东西进行比对。从书画的材质、造形,构图,用笔,墨色,题款,印章、印色,还有其他人在这个作品上的题跋、藏印等等综合地进行判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目鉴”。
学习鉴定首先要树立真迹的标竿
目鉴是怎么来的呢?靠的就是平日的积累,也就是说书画鉴定,这门学问是人人都可以学的。只要你用心,长时间的对某一个书画家,某一个流派,或者是某一个时代的书画鉴定当中,你能够获得许多的印象和心得,慢慢地积累、整理、校正,你就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我们说,书画鉴定的学问,实际上跟其它的文物鉴定的学问一样,它首先是心得和经验的积累,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它的基本要素是:
时间的长短、数量的多寡、质量的优劣、悟性的高低
很难想象你找到一个鉴定家,让他看宋徽宗的花鸟,他却从来也没上手看过一件北宋画,让他看明代唐伯虎的山水或者清代刘罗锅的书法,但他只上手见过三五件这俩人的作品,那你说他根据什么鉴定呢?以前老先生们总教导我们说:“不知真,焉知假?”意思就是学习鉴定就是要先在自己的脑海中树立真迹的标竿,简单的说,只有掌握了判断真伪的尺度,才能谈得到鉴定。
鉴定不是在大学里或者在power point上可以学会的,必须要有学习的条件,除了大量看东西之外,还要眼、心、手相互对应。我主张对书画鉴定感兴趣的朋友多看展览,但在博物馆,是隔着厚厚的玻璃远距离看,绢或者纸张的纹路、年份感,用笔、墨色的细微变化,印章的篆刻和印色,当然还有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的感觉等等,都无法让人可以感受,这就像雾里看花,只能看个大概。但即使是个大概,也比看图录强百倍,大家可能都参加过拍卖,或许都有同感,就是印刷出来的书画,往往和原件的差距很大,越是假的、不好的书画,看图录比看原件好很多,因为图录把一张很大的书画缩小了,印制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修版、调色了来美化,所以,你就明白如果有人仅仅靠翻看拍卖图录买东西是多不靠谱。
那好,是不是只要有了足够的量的积累就可以了?还要有质的变化。所谓质变,就是你看了很多东西以后,你还要善于总结。比如说我们看了很多,我们举一个浅显的例子,像近现代的张大千,他寿命长、作品多,风格变化有阶段性,那就要求我们在上手看了大量作品还要善于进行梳理和总结,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你要把自己的脑子尽量变成像电脑一样,除了大量的存盘以外,还要把它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归拢,进而总结出他早、中、晚甚至暮年期的风格特点总结出来,牢记心中,这就是真迹的标竿了。
有了真迹标尺以后还不能说一劳永逸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在你存储了一定的标尺之后,你还会继续地看作啊、学习啊,你就会有发现也许你以往所定义的标尺会有一些偏差。也许以前是定错了,或者是定得不准确,那你要怎么样呢?你要通过你新看到的、新了解的、新认识的,把你以前脑子里存的那个标尺要不断地进行修正。
所以,一个鉴定家,他的鉴定经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眼界的拓展而不断的积累和提升,所以我们说,长期的积累,善于学习和总结,不断的修正以及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才能造就出杰出的鉴定家。
除了我们说的“目鉴”之外,还有就是以考证为辅助。如果靠目鉴基本肯定了作品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案头功夫,还要对这个作品上的信息,比如说作品的创作年份,这个题款说在哪画的,你要查查画家的年表,看这时画家是不是在这个地方,题款说送给谁谁的,你要查查这人和画家是否真的认识。曾经看到扬州八怪当中的罗聘他老婆方婉仪的绘画,看着年份也够,画的也有几分像,可是一算署款的年份,画家已经死了六年了。以往老年间的作假的人知道干的是缺德事,所以为了取得一些心理安慰,免得遭受天遣总会留出一些破绽,你要看不出来,那不算他坑你,是你学艺不精,活该倒霉。现在人心不古,造假的连这个都不考虑了,利用高科技制板印刷或者翻刻印章,别说是经验不足的人,就是有些老行家也都上过当。的所以我们说考证是“目鉴”的补充,有的时候光靠眼睛、仅凭感觉是不行的。
收藏不是投机从善如流持之以恒最重要
那就有人说了,鉴定就那么重要吗?尤其是现在都亿元时代了,我可以按照贺岁片里台词说的,只选贵的,用不着管什么真假好坏,反正我的投资回报有保证不就行了?我个人觉得这种观点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为什么?因为这已经不是收藏范畴的话题了,唐代的张彦远、北宋的米芾对于什么才是书画收藏、收藏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按照他们提出来的,一个真正的收藏家除了要有一定的财力搜罗到藏品,更重要的素质是他要懂得鉴定,赏玩、装裱和品评分类;而近代大家张大千则提出要长久的博览、具有公心、气度宏阔,不被前人之说迷惑等等。这些都是历代赫赫有名的大鉴藏家,对照他们的心得和见识,再反观当今,我想很值得我们思考一下。
自从南北朝至今,中国书画的造假一刻未曾停歇过,收藏从来都是雅事,虽然毋庸避讳它的回报,但它首先是文人雅士的玩物,玩儿的人是爱它的、懂它的人,即使是开始时不懂的,也不会拒绝学习并且最终会通过努力懂得,比如北宋的一个大官叫刘泾,刚开始就拣名气大的、价钱贵的买,结果让米芾,就是写《研山铭》的那位一看,全是假货,后来刘泾接受米芾的指导,经过10年的学习磨练,最终收藏到了唐代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