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2日 17:12:42
点击率:2537
——宋代汝窑瓷辨识 ■高松年
在宋代的五大名窑中,汝窑列于诸窑之首。其原因就在于汝窑所烧造的御用之瓷专供北宋皇宫使用,因而在制作工艺上特别讲究,产品质量精益求精,非上乘而不取。它既继承了隋唐釉下刻画和堆贴的工艺传统,又吸收了越窑的施釉工艺特点,还借鉴了定窑成熟的印花技术和耀州窑的支钉托烧技法,创出了汝窑特有的印花青瓷风格。加上它在瓷釉中掺进了玛瑙末,烧成后色彩丰富,为青瓷诸窑中所独有。
汝窑因河南省宋时的汝州而得名。宋元以来,在汝州地区民间烧造民用青瓷的有不少窑口,主要有宝丰窑、临汝窑、新安窑、宜阳窑、禹县钧台窑、内乡大窑店窑,以及黄河以北的焦作窑、鹤壁窑、安阳窑等,这些窑口,规模不一,烧造技法和装饰风格也各有特色。但为后人推崇备至的御用汝窑瓷器则只在宝丰县的清凉寺窑烧造。御用汝瓷烧造时间短,前后仅约50年左右。因是供皇宫专用,质量要求极高,凡不合格之品,一律打碎,就地埋藏,因而,存世物品极少,所存下的就是珍品之中珍品。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存留的宋代御用汝窑瓷总共也不过在70件左右。据此可知,现下市场上偶而见到的所谓宋汝窑瓷,真品的几率是极少极少的,购买时须慎之又慎。这一点,收藏者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
那么,如何去识别真正的宋代御用汝瓷以及其历代的仿品呢?下面对其鉴识的要领作一简单介绍。
一般的初步目鉴也就是从胎、釉、形制、装饰工艺等几个方面着手去鉴识。即:汝窑的胎一般都是所谓的“香灰胎”,即色如燃过之香的灰色,即灰中略带点黄(也有一些是土灰色),胎质细腻但不够坚硬致密,制胎较厚实,击之声音较低;釉色以天青色和蓝灰色的乳浊釉为主,内外均施满釉,薄而均匀,釉面是亚光的,可见细小的鱼鳞状或冰裂纹的开片,棕眼处可见细小的蟹爪纹。因为釉中有玛瑙末,因此,迎光在釉面可见一层微红色,釉薄处可隐见羊肝色;釉下气泡稀疏、细小,有“寥若晨星”之说,若在明亮的光线下,侧面稍作摆动看釉面,可见釉面上有点点气泡状,稀疏、细小(也有少数大如星斗的),就如辽阔天空中有几颗星星在闪烁。但,这只是釉面表层所见,如能从其断面看,在釉的中、下层接近胎体的地方,则有一层参差不齐、大小不等的气泡,用肉眼就见到;形制上须符合宋代瓷品的常规制式,大多数系仿照古代青铜器的形式,盘、洗等物的圈足常是卷曲外撇成八字形;制作工艺以模制为多,因此,形制规正,较少雕饰,绝大部分器物为素面无饰加“圆唇”,一般都采用支钉烧法,支钉数在3到5枚,不会更多,超过5枚的很可能就是仿品。
在这些都得到肯定之后,还要作进一步的辨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有没有玉质感。真正的汝窑器玉质感极强,釉面是亚光的,这是汝窑器有别于其他窑口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以玛瑙入釉,温度高了容易玻化,为了追求玉质感,在烧造中相对温度偏低,致使胎釉的玻化程度不高,在胎釉上有些特别之处可作为鉴识的一些依据。
由于烧造温度偏低,促使其胎的玻化程度不高,有微生烧现象,胎质就不如同期的越窑、定窑、龙泉窑来得坚硬致密,而相对显得疏松。为了保证其牢固度,胎体就做得相对较厚实。如是有残之器,则可在断面看到胎质较干枯和发涩,有许多间隙和空洞,若用少量的水抹上,可见很快就被涩胎所吸干。若反之,则就是后仿之品。
有研究证明,宋代御用汝窑用的是高石灰釉,烧成温度不超过1220℃,因为超过了就得不到玉质感,而且釉会产生流淌。迁就了釉面,胎就不能完全致密化。于是,在不同的烧成温度下,各种釉面的表象如下:烧成温度在1050℃-1100℃的月白釉釉面呈完全失透感;烧成温度在1100℃-1200℃的粉青釉釉面玉质感最强;烧成温度在1200℃-1230℃的天青釉则开始出现玻璃质感;根据釉面玉质感的强弱,对应各种釉色的烧造温度,参考上面几方面的鉴定要素,即可大致判断是否真正的宋代御用汝窑瓷。
历来都有“汝”“官”不分之说。这个“官”,指的是“北宋官窑”。现已探明,所谓的“北宋官窑”,指的是离汝窑(宝丰清凉寺窑)仅30公里的汝州张公巷窑。两个窑的制瓷风格相近,有时难以区分,但两者也有明显区别:一、汝窑器釉色为纯正的天青色,而张公巷窑釉色显得浅淡些,釉面玻化程度高,手触有光滑感。开片细碎、明显;二、张公巷窑胎体较汝窑要薄,胎色泛白,不是香灰色,而是灰白色;三、汝窑器圈足呈八字形,而张公巷窑多为平直圈足,支钉呈圆形小米粒状,数量略多,双单数都有,而汝窑支钉呈芝麻状,一般作单数;四、形制上也有不少差异,张公巷窑的一些瓶类器造型与汝窑有差异,不少方口、菱花和四方平底的盘、洗类器为汝窑所未见。
汝窑器唯其名贵,自宋元起即有仿烧,至明宣德,清雍、乾年间达于高峰。明清仿品,多署当代年款。明代仿品釉色偏蓝,釉开片较明显;器形与仿造当代一致;清代细致程度胜过于明代,一般也署当朝年款。修胎讲究,胎体灰中泛红褐色,露胎处均以红褐色釉水涂抹;釉面清澈透亮,与宋代汝瓷质感不一样;造型繁多,且大小悬殊,易于识别。总之,明清的仿品,由于制瓷的审美观念不一样,还是较好辨识的。
现今随着收藏热的升温,仿烧尤盛。所不同的是明清仿烧在景德镇御窑厂,而现今在河南汝州、禹州和宝丰县等地的民间窑场,因此,仿品也越见其差,这倒也降低了鉴识的难度。现代仿品既仿釉色,又仿造型,多数用注浆模制法制胎,胎壁偏薄,质地过细,没有宋汝瓷胎骨中的那种间隙和空洞现象,胎色偏白,或闪黄色调过重。迎光釉面不见真品的微红色。釉色透明,有较强的玻璃光泽。开片也不是珍珠状,而是呈直线网状开片,开片不够干脆,过于隐约,也有的线条过硬。造型不是过大就是过小。有的釉面气泡密集。以上情况,如见其一者,即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