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岳平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书画艺术正在经受着网络时代的强烈冲击。在电脑日益取代纸张和笔墨的趋势之下,中国书画的危机和发展前景如何?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岳平先生。
周岳平认为,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问题。
在网络的冲击下愈发显得严峻。出生或成长在网络时代的年轻人,很多都丧失了对纸张和笔墨的感情与兴趣,这使得曾经是中国少年儿童启蒙教育的传统书画受到冷落。随着电脑的普及,一批青少年逐渐远离笔墨,中国书画艺术会不会逐渐走向没落呢?周岳平说:“这种危机肯定是存在的,但还不会导致书画艺术走向没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书画以强劲的势头攀升,老中青画家的作品价值普遍上升了数十倍甚至百倍,如潘天寿的1幅《红菊重风图》,2002年上半年以22万元成交,今年就以230万元拍出;当年陆俨少的“山水”只要一两千元1幅,现在已经要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使得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得到大大强化,触角敏锐的西方投资者正在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物超所值的中国书画艺术品,所以中国的书画艺术不会走向没落,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迎来又一个高峰。”
中国书画作品在20年间增值太快,的确让投资者心潮澎湃,但这其中是否存在一个发展过速和膨胀的可能性?
周岳平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大师级书画的价格与西方梵高、毕加索的作品相比,相差百倍以上。说穿了,艺术品价格是以国家的综合实力作为平台,以强大的经济为支撑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及相互渗透乃至扩张,在相当长时期将会给经济的全球化搭建新的架构平台。换句话说,文化推广将成为国家意志、民族强盛的标志。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国书画作品将与其它古玩、艺术品一样,成为扩大内需、激活经济的重要手段。
有专家预测,只要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艺术品市场将趋向繁荣。预计,在中国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十多年后就可达到这一目标。而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艺术品市场将空前繁荣。实际上,在很多生活必需品都拥有了之后,收藏、投资中国书画等艺术品就会成为人们优雅而文明生存状态的重要选择,因为这是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是不是中国书画等艺术品就像原始股票,只要抢先购进,价格就必然飙升呢?
周岳平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中国书画作品购藏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艺术作品在流通中尽管与一般商品有相似性,但艺术品本身的独特性恰恰是我们要给予着重研究的。
他说:“我觉得中国书画投资收藏要注重三大原则:第一,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二,无法取代的高难度的技巧;第三,具有高度审美的时代性作品。这三大原则,关键的是要投资收藏精品力作。
投资、购藏中国书画的重要环节是要有超前意识,把握最佳的投资选择,应注重当代中青年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已成名定位的大艺术家往往价位很高,精品选择余地少,增值空间相对有限,再加上仿冒作品多,投资购藏风险较大。而优秀中青年书画家往往不乏精品力作出现,而价位相对较低,其又处于创作的高峰期,正是思维活跃、技巧成熟、灵感高涨的艺术创作鼎盛时期。很多名家大师精品力作都出自于中年时期,比如陆俨少、沙孟海、陆抑非等等,他们中年的作品水平大大超过晚年创作的作品。目前国内优秀的中青年画家,如北京的王明明、龙瑞、田黎明、唐勇力;上海的方增先、陈家泠、张桂铭、刘旦宅、毛国伦;浙江的吴山明、刘国辉、童中焘、卓鹤君、曾宓、孔仲起、何水法、姜宝林、陈向迅、张伟民、张伟平、王赞、徐默、林海钟、郑竹三、宋柏松、周晋、罗剑华;天津的何家英、杜滋龄、霍春阳;四川的沈道鸿;广东的林墉、陈永锵、林丰俗;江苏的喻继高、赵绪成、朱道平;山东的孔维克、朱全增等,其作品都较具增值潜力。
当然,更多的人关注的是怎样来选择投资方法,采取什么样的步骤。
一般的人认为直接向画家选购比较保险。但费时费力,价位也不会便宜,因为画家要保持一定身价。关键是往往拿不到精品。
还有就是在拍卖会或收藏市场购买,因为往往是画家的早些年作品,价位较低,但购藏风险较大,一不留神踩上“地雷”,购入赝品或应酬品,就会大大影响投资信心。
周岳平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找有信誉、有品牌的专业经纪公司或有品牌的画廊购买。一是选择精品余地大,二是价格相对合理,市场经济迫使专业经纪公司主动降低价位,占领市场,更关键是专业公司有前瞻眼光,在画家选择推荐上有超前意识,这些画家作品增值潜力巨大。举个例子,3年来预计艺术品年平均增值率是30%%,杭州江南书画公司推荐的一些黑马画家作品增值达2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