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艺术市场走势的五个问题
2012年11月07日 11:31:03
出处:中奢网
点击率:2309
格哈德·里希特的作品价格在今年逆市上扬,是为今年市场内的一个亮点
随着2012秋拍季逐渐开始焦灼,全球艺术品市场正在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从月初的香港蘇富比开拍亚洲艺术,到伦敦弗里兹转型,再到11月初扎堆在纽约秋季拍卖会的总价约超10亿美元的艺术品,2012年下半年也接近尾声,艺术品市场的健康状况究竟怎么样呢?
看上去应该很美的艺术品市场实则五味杂陈。2011年强劲的成交情况似乎直指一个事实:艺术品市场已经基本上从经济衰退的阴霾中走出来了。但是,具有重要购买力的藏家——尤其是中国地区的藏家——却在近几个月变得有些谨小慎微。5月份,纽约蘇富比上拍爱德华·蒙克的名作《呐喊》,1.2亿美元的拍卖成交价格,成为艺术品拍卖史上最昂贵的拍品。这一表现几乎让很多人认为,艺术品市场华丽复兴的时刻来临了。但接下来的一个月,伦敦蘇富比拍卖行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总成交额都没有达到1.2亿的成绩,甚至几乎三分之一的拍品都流拍。
迈阿密重要藏家DouglasCramer认为,11月份,他收藏的价值2500万美元的当代艺术品送拍佳士得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但对于整个艺术品市场的面貌与轨迹,他还是心存很多疑问。Cramer这样说道:“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从一个银行业危机到下一个金融危机,对艺术品价格的影响会有多么大。”
或许,以下5个关键性问题会为他解答艺术品市场未来的整体面貌和走势。
当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逐渐冷却的时候,对于艺术品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
不得不承认,在全球经济衰退时期,中国大陆的艺术品藏家的确对拍卖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缓冲作用,直接将香港推到了可以与伦敦或纽约抗衡的前线。如果中国人现在退出,艺术品价格会崩溃吗?就目前来看,亚洲艺术品的价格已经成为了重灾区。与去年相比,2012年上半年,佳士得拍卖行在亚洲的业务额下降了四分之一。
主攻亚洲艺术品方向的伦敦艺术品投资顾问MichaelFrahm表示,今年夏季,亚洲当代艺术品的私人洽购业务已经接近停滞状态。对此,Frahm十分担忧。
包括蘇富比、佳士得、北京保利和中国嘉德在内的当今世界几大拍卖行都开始积极转变战略以迎合市场变化。蘇富比的动作是开始与中国政府背景的实体公司合作,在北京进行艺术品仓储和交易的活动。同时,北京本土的拍卖行业开始尝试与国际接轨,通过在香港举办拍卖会吸引泛亚洲的潜力买家。
转战欧洲,欧元危机对艺术品交易的抑制作用到了怎样的程度?
用艺术品商人们的话说,欧洲人还没有出局,但是本季却明显小心翼翼了很多:根据市场需求,谨慎卖出祖传的珠宝首饰;只买进他们坚信市场行情会稳固的本国大师作品。这种市场趋势无形中帮了德国的格哈德·里希特和瑞士的贾科梅蒂一个大忙,但是却令意大利巴洛克艺术和18世纪西班牙宫廷画家们的作品非常难过,原因是这两个国家的人对于买艺术品这件事好像没那么狂热。蘇富比大师及英国绘画部负责人AlexBell坦言:“当你的国家被财政紧缩钳制的时候,你肯定不会想要积极主动的买入艺术品。”
艺术品市场的下一个热力区在哪里?
巴西一直在积蓄力量,但是绝不会出现像俄罗斯或者中国那样的大国来聚合整个艺术品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拍卖行的专业人士都在紧盯里海周边的富石油国家,例如高加索地区。本季,佳士得拍卖行就开始探矿阿塞拜疆,上个月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新四季酒店购入毕加索的作品就是个典型例子。纽约艺术品经纪商DavidNash非常赞扬佳士得的主动行为,但是也承认,这种动作目前仅表明拍卖公司对任何有利可图的领域都虎视眈眈。“如果他们是跟着石油的气味在走,我猜他们接下来会出现在德克萨斯的卢博科市。”Nash讽刺道。
美国艺术品藏家的的信心程度如何?
这个拍卖季,任何想要寻找艺术市场救星的人都应该紧盯美国,因为美国藏家已经垄断了2012年伦敦和纽约所有重要的艺术品交易盛会。事实也证明,美国人成为了一些重要交易场合的最大卖家。但从11月份纽约委托送拍当代艺术的情况来看,主要都是像基金经理史蒂文·科恩(StevenCohen)和Cramer先生这样的资深藏家,他们深谙艺术品市场的游戏规则,也熟知如何通过拍卖会的买进与卖出而获利。
整体来看,哪些艺术品是最畅销的?
没人知道艺术品市场是否在向某一个高峰靠拢,但是领头羊比比皆是,从他们的身价可见一斑:从3500万美元一件安迪·沃霍尔的“自由女神”上拍佳士得,到至少1600万美元才能在蘇富比成交的拉斐尔画作。
来源: 中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