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5年5月6日至16日
展览地点:浙江义乌稠州西路398号上品画廊
主办单位: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中共义乌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义乌市文广新局、义乌上品美术馆
协办单位:义乌市文化艺术联合会、浙江华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义乌市广播电视台
传统与当代之间的修行者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修行。尽管修行的方式有千万种,有人用文字,有人用音乐,有人用绘画抑或其他,但结局总是殊途同归——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实现追求目标。在千万种修行之中,中国人物画家黄骏选择了最适合他的一种,在山水之间营建工作室,吸纳山水灵气,以笔踪墨韵表达他对造化万物的思索。
修行者永不止息,黄骏亦然。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的他,在升入中国画系人物画专业之后,很快就适应了当时传统笔墨结合西方造型的教学方式,熟练地创作出一幅幅符合“学院派”要求的人物画。这让他心生恐慌,中国人物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对学院派技法的熟练掌握,是否会将自己引向程式化的泥淖?当时正是国门初开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骏带着对人物画前途的忧虑,将视野转向西方,贪婪地吸收涌入国门的西方绘画理念,开始自己的绘画语言探索。
人体NO.19 70×50cm 2012年 纸本水墨
分离派、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一个个主义、一种种风格尝试下来,尽管作品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赞许,但黄骏的心灵依然得不到妥帖的安放之处。他知道,同学院派的技法一样,西方的各种主义也不是中国人物画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过一次次的苦思冥索,黄骏幡然醒悟,立足传统水墨、书写绘画的当代性方是自己潜意识里一直苦苦追寻的绘画语言的创新目标。
人体NO.21 70×50cm 2014年 纸本水墨
纵观画史,举凡开宗立派的大家,几乎都是在不断的写生、创作中发现了新的观察世界的方法,总结归纳出了新的秩序感。而黄骏的创新也始于观察和写生。对黄骏而言,写生也是一种修行。通过写生,眼睛变得敏锐,思考更为深入,修行中的细咀慢嚼,砥砺着画家的创作状态,在黄骏看来,西方绘画观察方式是以大而小的,更具客观性;而中国传统绘画的观察方式是以小见大的,更自由,也更形而上。融合两者之长,当能够重新建构一种未知而又自由有序的新的表现方式。
黄骏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有目的的将学院教育教给他的线性元素摒弃,重新认识了水、墨以及笔墨的概念。他不再将笔墨趣味作为创作的首要考虑因素,而是将其视为材料,以这种载有传统精神的“材料”来表现他所观察到的世界。在他的笔下,有书写的元素,有传统绘画中所强调的阴阳虚实关系,更有西方艺术所强调的绘画性。从传统绘画的角度来看,他将水、墨与宣纸之间的交融渗化发挥到了极致,水、墨、纸的材料特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而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极为看重的一点。从西方绘画的角度来看,他的造型、构图、空间、明暗关系均无可挑剔,而中国传统工具和材料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更强化了画面的绘画性。传统与当代,在黄骏笔下碰撞、激荡后得到了巧妙的化合。
同中国传统文人画家一样,黄骏在关注笔墨趣味和画面形式感的同时,也极为注重哲学思想的表达。在他的画里,人物与背景时常融为一体,而人物的形体又往往变形扭曲,呈现出山水画中层峦叠嶂的视觉效果。中国绘画本是中国哲学的直观体现,在黄骏笔下,传统哲学思想当中的天人合一观就在这水与墨的熔融当中卓然显现。
人体NO.27 120×80cm 2014年 纸本水墨
在黄骏的笔下,时常看到即将消融于身后混沌之中的人物,他们大多或沉睡、或默然,与观众鲜有交流。他们沉浸在自己的时空当中,任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明代曾有文人盛赞黄子久笔下的木石“如棒喝禅宗,语默尽是生机。解者见了了,不可于慧业文人中求也。此卷又权实兼行,色空并说,具法眼者当望而下拜。”或许,黄骏也是在用他的画笔和语言,述说自己的哲思,阐述宇宙之理。
黄骏是追求极致的人,为了将水墨特性发挥到极致,他毅然放弃了早年擅长的色彩。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在德国展出的作品就被当地媒体称为“色彩的动感已冲破传统的界限,但又并不拒绝传统的营养。”足见完美的色彩曾是他画作的鲜明特征。他也曾为了开启一段新的探索而在2008年举办个展,为前一个阶段画上一个句号,重新开始。他曾为找寻真理而摆脱学院派的羁绊,在遍历西方流派之后又重新回望传统。他深深眷恋传统而又热情拥抱当代,在传统精神与当代视野当中不断跋涉修行。
同他的名字一样,黄骏的个性也像是一匹永不驯服的野马。他一路奔腾,不断抵达目标,又不断重新启程。当他的当代水墨探索做到极致之时,相信他将找寻新的突破口,踏上另一段修行的征程。
毛建波
甲午初夏于西湖养正斋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