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越乡龙井 似越剧清唱--画家王秋童的水墨语境 -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分享到:

如越乡龙井 似越剧清唱--画家王秋童的水墨语境

2012年06月12日 17:12:35               点击率:2421



香港美术家联合会主席王秋童近照
 

  如果说王秋童的都市水墨是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那么他的花鸟画则是一阙古典的宋词; 如果说王秋童的都市水墨是一首热烈的流行歌曲,那么他的花鸟画则是一段婉约的越剧。 当古典的花鸟画遇上婉约的越剧,水墨醉越乡——王秋童花鸟画展就在剡溪江畔的天之道画廊徐徐拉开序幕。

 

瓦片代笔画童年
 

  王秋童从小喜欢画画,5岁时,就央求父亲给他买笔墨纸砚。那时,一家人应付生活尚且捉襟见肘,哪有闲钱供王秋童“挥霍”?

  求恳无果,王秋童自创画具:以地为纸,以瓦代笔。清晨,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就“信笔”在地上涂鸦,一幅又一幅,有时是门前的一朵花,有时是窗前的一株竹,有时是路边的一棵榕树。从早到晚,乐此不疲。

  有一次,他把“画纸”扩展到邻家雪白的墙壁上。邻居又气又心疼,当即拉着王秋童父亲的衣袖去察看王秋童的斑斑“劣迹”。

  父亲大怒,回家后好一顿斥责,并且要王秋童保证下不为例。王秋童当面答应了,睡一晚后,又将自己的承诺扔到九霄云外。第二天,他仍然如痴如醉照画不误。

  父亲对王秋童的顽劣束手无策,只好来软的。父亲说:“秋童啊!画画很苦,画画又不能当饭吃,书中自有黄金屋,你以后上学了,下苦功读好书才是硬道理。”但王秋童似乎软硬不吃,照迷他的画不误。

  上学后,王秋童的绘画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老师挑选学生佳作贴在墙上,王秋童的画每次都被贴上两三幅,因此,他的画兴更浓了。

  中学毕业时,刚好遇上文化大革命,不能上学,王秋童就拜广东著名花鸟画家王兰若为师,学习国画。

 

胸有成竹画自然
 

  轰轰烈烈的红色海洋没有扼杀王秋童埋在心底的绘画热情。

  他国画、油画、板画样样画,素描、色彩、速写件件学。王兰若老师给他制订的学习计划,他更是不折不扣地完成。只是,特殊的年代特殊的题材,他的画作题材还是囿于那时的大环境。

  有一次,他和一帮朋友共同创作一幅油画,题目叫《挥手之间》,画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以王秋童为主笔的画作如期完成。

  画作长8米,高2米,当大伙抬着“挥手的毛主席”在汕头的大街小巷游走时,场面一时热闹异常,人们争相瞻仰主席风采。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除画主席像以外,王秋童还非常注重写生。他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1975年的一天,王秋童独自一人去广东西樵山写生,他登上最高处,美景尽收眼底,只见奇峰俊秀,林深谷幽,瀑布飞泻。此情此景,令他心醉神迷,丝毫没留意天气的突变。

  突然,墨云拖雨过西楼,天上泼起滂沱大雨。王秋童来不及收起画夹,来不及跑进身后的亭子躲雨,山洪已在眼前急泻而下,那犹如千军万马的轰鸣声,让王秋童的处境险象环生,也让他真正领略了自然界的威力,幸好有惊无险。

  “两耳不闻身边事,一心只作胸中画”。那几年,王秋童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游山玩水和画画上。毫无疑问,他游山玩水都是为了积蓄胸中之“竹”。胸有成竹了,而后就是泼墨挥毫。

 

笔墨写意都市魂
 
  1979年,王秋童移居香港,成为一名职业画家。

  刚到香港,为了生计,他招收学生,开设美术培训班。几年后,王秋童生活无忧,便专心搞创作,将大把大把的时间都倾注在花鸟山水画上。

  定居香港之前,秋童先生的生活是与乡村联系在一起的。那些梅,兰,竹,菊,那些睡荷,枯荷,小荷,那些漫山遍野的野山菊,都是他记忆中最美好的回忆,时不时跳进他的睡里梦里,迫使他一画为快。

  他的画含蓄,清灵,温润,仿佛含了无限深情,那是王秋童对乡村生活的另一种怀念。

  然而,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生命。当王秋童的花鸟画达到一定境界,1989年,他毅然将目光瞄准了都市水墨画。

  这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中国几千年来,画家们承袭的都是花鸟画、山水画,他们也习惯以画寄情,仿佛除花鸟山水以外就找不到情感的宣泄点。

  也有画家说笔墨当随时代,学北宋画家张择端,画画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城市生活的面貌。但创新谈何容易?中国山水画家面对现代都市景观,都因囿于传统笔墨技法而束手无策。但王秋童坚信:路是人走出来的,中国画一定能找到一种适合表达都市环境的语言。

  王秋童热爱香港这颗“东方之珠”。“东方之珠”的喜怒哀乐,每天都在穿过他的眼睛,走到他的心里。他无法撇开它,只好在这条路上孤独行走,不断摸索,寻求都市水墨的特殊语言。

  他游走在那些出色但却迥异的技法之中,不断地将中与西、古与今拼接、打散,再打散、拼接,然后不停地琢磨。每有所得便耳热心跳,每有所失又如冷水浇头。

  就是在这冷与热的反复交替中,他终于在中与西之间为自己的水墨画架起了一座通道,找到了独特的水墨语境。

  王秋童的都市水墨画诉说着都市的梦想、困惑和希冀,承载着时代的印记,也最终让他蜚声画坛。

  著名画家苏东天这样评论王秋童的都市水墨画:他以写为功,点、刷、泼、破、渍,随意而发、随情而驱,彩墨与水混然天成,笔不到而意到,磊磊落落随意气而为。
 
情醉剡溪泼水墨
 
  王秋童将都市水墨画命名为“花花世界”,将花鸟画命名为“尘嚣之外”,然而王秋童的“尘嚣之外”写尽了胸中意趣。

  “王秋童的水墨花鸟是一首首诗词,一段段小提琴乐曲和一声声越剧的清唱。”的确,王秋童钟爱他的花鸟画就像钟爱清丽的越剧一样。他的《红梅》《幽兰》,他的《墨竹》《紫藤》《牡丹》《金桂》,他的《湿了荷花雨便休》,无一不充盈着水的柔婉,越剧的清灵。

  “我从小喜欢越剧,以前汕头经常有宁波越剧团、上海越剧团的表演,我一听就是几个晚上,有时候买不到票就在外面听。我画画的时候也喜欢放个越剧唱片,越剧会激发我的创作灵感。”王秋童说。

  去年五月,王秋童因为自己的越剧情结,在天之道画廊的邀请下专程来到嵊州;去年年底,他又一次踏上这块土地。当越剧故乡的山水再次将他醉倒,他最终决定专门在天之道画廊开一次画展。画展作品都是临时创作出来的,作品共40来幅。他说,创作这批水墨花鸟作品时,他一直在听《黛玉葬花》《三盖衣》《十八相送》;他说,仔细听了,纸上还有袅袅越音。

  王秋童的花鸟水墨画仿若一杯沁人心脾的越乡龙井,又如一段直抵灵魂深处的越剧清唱,那是王秋童一个人的水墨语境,一个人的水墨独白。

人物名片:

  王秋童,香港美术家联合会主席,欧洲国际东方美术研究院(IVO)荣誉院士,香港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雅真艺术有限公司总监,著名的香港内地交流策展人。


来源: 浙江在线-世纪美术  作者:裘冬梅  编辑: 童丽莉

名家专栏
最新作品

名 称:云山幽隐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名 称:云去空山青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名 称:烟含山作影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诚聘英才 | 加盟代理 | 书画租赁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作品征集 | 交易声明 | 联系我们 | 访问量:62567858
版权所有 2012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50093号-2 地点:杭州市长生路58号西湖国贸中心706室
电话:0571-87558039 87558040 传真:0571-87558037 E-mail:chym88@126.com 服务QQ:449363274 技术支持:博采网络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