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华——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 -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曹利华——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

2016年06月13日 11:22:55          出处:中国艺术市场网      点击率:2206

1.jpg

曹利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37年1月24日出生。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学习美学和文艺理论。创建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并任所长。
  1986年出版《美学基础知识》,获1987年北京市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987年出版《美育》,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成10集美育电视篇。之后北京电教馆根据这两部著作,拍成《美育之光》在学校播放,之后,又在北京电视台播放。
  1989年至1991年主编《应用美学丛书》(8本)相继出版。
  1992年出版《美学基础理论》,该书被教育部推荐为大学美学参考书目之一,多所大学将其作为教材;同年出版《中华传统美学体系探源》,当月新华每日通讯作了报道和推荐。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重点教材《大学美育》。主持编写北京教改项目——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教材《高校美育多媒体系列教程》。
  2009年出版《书法美学资料选注》(与乔何合著),该书将中国书法美学资料概括为本质论、本体论、结构论、风格轮、形神论和意境论六大部分,以提要的形式归纳出中国书法美学的纲领。
  2011年出版《批评的批评——走近书法经典》,是对现当代书法的批评和评介。2013年出版《美学与书法经典探寻》(乔何作序),从美学的高度来探寻书法的经典问题。
  2015年出版《书法的现代性与临习》(与乔何合著),探讨书法的现代性与临习的关系。
发表论文数十篇。

《书王铎殘诗稿》

图片1.jpg

书王铎《自书诗残稿之二十四》释文:《喜舜玄》 颠沛音难至,贼中信未真。猶疑兵阻路,勿遽泪沾巾。家父思无殆,昊天岂不仁。溱溱雒(洛)社里,添尔白头人。

图片2.jpg

书王铎《自书诗残稿之二十五》释文:《惊》 金钲鸣未已,无以愒惊魂。此月云阴惨,多年兵气繁。仰天维斗籲,韬舌壮心存。谁实为周氏,委蛇荷重恩。

图片3.jpg

书王铎《自书诗残稿之二十六》释文:《憂谑》 客次将寒食,白鹇日日饥。生憎砚水冻,赤厌杏花晖。卫北军声偪,雒阳音信违。时危忧谑者,反谓褻天威。 


王铎的诗与书
曹利华/文

关于王铎我已经写了数篇相关的文章,如《论王铎——试论“后王胜前王”》(《美与时代》2014.8)、《谈笔法,学王铎》(《文化月刊》)、《临王铎书法有感》(《书法的现代性与临习》第28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4出版)等,涉及到书法与继承的关系、书法与人文修养的关系、书法与绘画的关系等等,但是书法与诗歌的关系,对王铎来说,应该是最为密切的,因为王铎的书法绝大部分都与诗有关,而且又以自作诗为主。王铎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也可以说,诗伴随了他一生,支撑了他一生。诗是他的精神(内在的)支柱,而书是他的外在(艺术的)表达。但遗憾的是,王铎一生创作了超过两万首诗,却很少有人关注,留下了研究的空白。有人说“其诗名为书画成就所掩”,其实,历史上诗、书、画具佳的大有人在,唯独将王铎的诗“掩”盖了?这怎么也说不通。其实,对王铎诗与书的研究比较多的还是在明、清,特别是清代。而是到了近、现代对王铎的关注就越来越少了,对他的书法,日本人的关注也比我们早,我们只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书法热的逐渐升温对王铎的书法也热了起来。但是对他的诗,还是很少有人问津。我想,这不能不与王铎的“贰臣”(前朝大臣在新朝做官)身份有关。为传统儒家所不耻的“贰臣”,被斥之不忠不义,其实这样的标准并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忠”和“义”要看对谁而言,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利、有益,那就是“忠”和“义”,反之才是不忠不义。王铎的诗和书恰恰就是他“忠”和“义”的生动展示。

我有幸在网上查找到了为数不多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白一瑾所写的《论王铎诗歌的美学取向》一文,这篇论文为我们提供了明清时期研究王铎诗的24份资料,而且确定了由王铎自身提出的诗歌的美学取向“大”、“奥”、“创”,①并作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证,巧妙地回避了“贰臣”的困扰,当然也留下了误读诗境阴冷的一面。但是诗歌美学取向的确立,无疑是有价值的,以下我将以“大”、“奥”、“创”为线索,结合书法的特性,进行诗与书的综合性论证,为当下书法的发展提供某些思考。
一、“大”——宏阔崇高的美学价值
  《庄子·知北游》中提出: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里的“大美”显然是指自然界的显现形态,“明法”与“成理”是指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和生存法则,庄子认为人类能从自然本身的运动规律上(“天下有常然”),从人对规律的自由掌握上(“天下诱然而生”),确立美与真的统一性 。人类通过对自然界规律的把控,就能够创造出“大美”,即崇高之美。
  什么是崇高美?王铎在《文丹》中有一段论述:
  文,曰古、曰怪、曰幻、曰雅。古则苍石天色,割之鸿濛,特立嵔礌,又有千年老苔,万年黑藤,蒙茸其上,自非几上时铜时甆(瓷),耳目近玩;怪则幽险狰狞,面如贝皮,眉如紫稜,口中吐火,身上缠蛇,力如金刚,声如彪虎,长刀大剑,擘山超海,飞沙走石,天旋地转,鞭雷电而骑雄龙,子美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文公所谓“破鬼胆”是也;幻则仙经神箓,灵药还丹,无中忽有,死后忽活,九天不足为高,九地不足为渊,纳须弥于芥子,化寸草为金身,观音洞滨方为现像,倏而飞去,初非定质,令人如梦如醉,不可言说;雅则如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删诗书成春秋,陶铸三才,提掇鬼神,经纪帝王,皆一本之乎常,归之乎正,不咤为悖戾,不嫌为怪异,却是喫饭穿衣,日用平等,极神奇正是极中庸也!
  王铎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来阐明中国艺术的本质特性:“古”,对传统的继承。既然是历史,那就必然有人类开天辟地的一面(“割之鸿濛,特立嵔礌”),又有难以梳理、易被遗忘的一面(“有千年老苔,万年黑藤,蒙茸其上”),但是人类的发展,是历史的延伸。王铎书法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怪”,人类在抗争中创造美。崇高是什么?“怪则幽险狰狞,面如贝皮……”,康德说得好:崇高表现为“最粗野最无规则的杂乱和荒凉,只要它标志出体积和力量”,“先有一种生命力受到暂时的阻碍的感觉”,然后有一种“更强烈的生命力的洋溢迸发”,②即从痛感上升到美感,人类社会的美不正是在优美与崇高的辩证统一中发展起来的吗?王铎的书法恰恰具有优美和崇高的二重性,其丰富和提升就在于此;“幻”,艺术创造中的幻想和灵感。“无中忽有,死后忽活,……如梦如醉,不可言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在于艺术家的“幻”,艺术家有无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决定了艺术的成败、高低;“雅”,中国艺术发展的文化内涵。“雅”与“怪”是一对矛盾,是矛盾的两个方面:“雅”是本质、是目的;“怪”是现象、是过程。王铎的书法将二王(羲“雅”、献“怪”)融于一身,又吸收了颜、柳、旭、素、米、黄诸家精华,最后形成了独具个性特色的内“雅”外“怪”的风格,达到了“极神奇正是极中庸也”的高度!这种美,雄阔壮丽又不失秀美优雅。我们看如下的诗与书(图1):诗《木栾店》“浊流东汴(今河南莱阳西南索河)去,为乱遇陂陀(potuo,倾斜不平)。两度人将老,七年鬓已皤(po,白色)。孤村翘鹖(he,雉类)羽,古县窣(su,突然钻出来)龙窝。不尽旻天色,苍然出翠螺(原指妇女发髻,此处用以喻山峦的形状)(孟留山、王跃进主编《王铎诗文残稿》6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王铎诗文残稿》一书收录王铎五十至五十一岁两年多时间的自书诗139首(还包括铭文6篇、题跋1篇)。此时正值王铎在书法和诗歌创作上的巅峰时期。黄道周在《黄漳浦集卷十四《书品论》中说:“行书近推王觉斯,觉斯方年盛,看其五十自化”。这首《木栾店》开头点出了时局的动荡(“浊流”)和混乱(“为乱”),接着是抒发情感的悲凉(“人将老”)和感叹(“鬓已皤”)。但动乱中尚有生机,“孤村翘鹖羽,古县窣龙窝”。最后是点睛之笔,化腐朽为神奇,“不尽旻天色,苍然出翠螺”,浩瀚的天空一览无余,起伏的山峦苍莽青翠。这种情感的升华引起的景象转化,使流动的书法打破常态,将奔腾与收缩、典雅与放纵、情感的宣泄与传统的法度合而为一,达到一种新的奇幻的艺术效果。这种随意所为的书写,笔画粗细、结体大小、墨色枯润、字形奇正的千变万化,使整幅作品极富跳跃性和节奏感,首尾“浊流”与“翠螺”的反差,让人叹为观止,不仅是字形的飞跃,而且有色彩的突变,这种不经意的匠心独运,在相当“随便”的布局中,表现出诗人兼书家这种复杂、矛盾心理中的亮点。王铎在动荡黑暗、复杂多变的社会没有沉沦,他在艺术的创作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和尊严,实现着人的价值。请看他在五十岁生日所写的两首诗:“五十今胡至,白头已半摧。宝刀真可笑,酩鼎欲成灰。虏寇无时灭,赓(geng,续)飏何自回。载宁萦寤叹,青髓骨岩开。”(一,图2)“知有艾(老也)时在,不期辄贲(bi,指衣着华丽的贵宾)予。夷(平安)瘳(chou,病愈 )何未已,残腊可能除。松桂(即指明代书画家袁枢所藏的《松桂堂帖》)盟当谂(同“审”),夔龙意竟竦(惊惧)。百年如得偕,非愿舍煙渔(王铎别号)。”(二,图3)(《王铎释文残稿·<五十>》)这两首诗揭示了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灾难和不幸,“虏寇无时灭,赓飏何自回”,虏寇何时能够消灭,人们何时能够继续吟诵,这是对自由的渴望;“百年如得偕,非愿舍煙渔”,王铎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能留下像《松桂堂贴》那样的名帖在世。王铎五十岁之后,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局势的混乱,家庭的灾难,生活的困惑,境遇的不测,使他的思想和情感情感充满了矛盾,他感到“补天乏术,出世无门”,此时的人可以是醉生梦死,也可以是将内心的痛苦、焦灼、甚至颓丧转化为艺术的宣泄,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寻找到审美的依托。王铎选择了后一条道路。这种复杂的情感,反而使他的艺术创作从“工”走向“不工”,书法的用笔、点画、结字、气势、神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王铎喜欢颂龙、书龙,在这三幅作品中就出现了两次“龙”,王铎确实有“龙”的情结,他的诗书中出现了大量的“龙”。“龙则力气充实,近而虎豹鬼魅不敢攫,远而紫日丹霄云翳电火金石不能锢。小之巨之,屈之伸之,可以舞天,可以擘岳,可以掀海,可以入地中,可以出宙外。”③由此可见王铎所谓的“大”,“首先是具有宏壮浑厚、堂皇正大的内在“元气”,也即作品充实的精神内涵和情感力量;其次是能够具备开阔的眼界和博大精微、变化莫测的特点”④。他的诗文残稿比之他的正规条幅更显得随意,涂抹、修改,用笔的恣肆狂放,用墨的浓淡枯润,字形奇崛险怪,笔画勾环盘纡,章法左突右奔,王铎的好友黄道周有这样一段话:“行草近推王觉斯,觉斯方盛年,看其五十自化,骨力嶙峋,筋肉辅茂,俯仰操纵,俱不系人,抹蔡(襄)掩苏(轼),望王(右军)逾羊(欣),宜应无如倪洪宝(元璐)者,但今肘力正操,著力太深,人尚不解其妙耳。”⑤(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465——466页)

5.jpg

6.jpg

7.jpg

二、“奥”——寻古探究的审美追求
  那么,如何能达到这种“大”的审美效应呢?那就是“奥”,即寻古探究。王铎在《與巌荦》⑥中说:“盍古人奥旨,其精光隐现楮墨外。疑有声响断断,不能埋没。所以为今帖易,为古帖难。千年来绵绵不死者,实有物。焉以厚其魂魄,不徒彊猛。”⑦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何不探寻一下古人奥秘的宗旨呢,在它们的笔墨中闪现出精美的光芒。并且不断地影响着后人,这是不能埋没的。所以临习今人的帖容易,临习古人的帖难。(前贤留下的作品)千百年来不断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实在是因为它们有价值。所以他们以其雄厚的力量动人心魄,不只是外表的强猛。他在《拟山园选集》中说:“文之平直者,如行平地,所见薄狭,不必邃深也。欲登古人,无有不奇,比之跻耸峻之峰,劬力苦踵,可云难矣。迨造其峰,廓然万里,目际自尔超然。”在《琅华馆帖册跋》中又说:“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诗文,有法而后合。所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也。如琴棋之有谱。然观诗之《风》、《雅》、《颂》,文之夏、商、周、秦、汉,亦可知矣。故善师古者不离古、不泥古。必置古不言者,不过文其不学耳。”诗与书都有一个“浅”与“深”和“俗”与“雅”的问题。“浅”者,如履平地,“所见薄狭”;“深”者,“跻耸峻之峰,劬力苦踵”;前者“野俗一路,”后者,“廓然万里,目际自尔超然。”。如何“深”、“雅”?“欲登古人,无有不奇”“观诗之《风》、《雅》、《颂》,文之夏、商、周、秦、汉”。
  阅读和鉴赏王铎的诗词和书法,有时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诗文的引经据典和书写的“恣”意“妄”为会让人产生阻隔,但是,一旦明白了,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认知随之也向深度延伸。如图1《木栾店》尾联“不尽旻天色,苍然出翠螺。”“翠螺”指什么?宋周紫芝《鹧鸪天》词有“明年身健君休问,且对秋风卷翠螺”句,指妇女的发髻,而此处意为在不尽的天空下是起伏的山峦,比喻真是妙不可言,加之书写的极度夸张,审美与认知得到极大的满足。图2《五十》尾联“载宁縈寤叹,青髓骨岩开。”“寤”怎么讲?《诗经·周南··关雎》有“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寐觉而有言曰寤,此句意为满载安宁的理想只能在梦中感叹,而末句“青髓骨岩开”,骨岩,仙姑岩,在湖南境内,又名仙瀑岩。此句以景寓情:青碧如玉的泉水在仙瀑岩绽开,这是何等美丽的景象,情感随之从感叹提升到对未来的憧憬,笔墨的随意流畅则是这种情感的自然表露。图3《五十·其二》首联“知有艾时在,不期辄贲予。”《礼记》云“五十曰艾,服官政。”郑玄注“艾,老也”;《易·贲》:“象曰:山下有火,贲。”孔颖达疏:“欲见火上照山,有光明文饰也。”首联意为,知道自己老之将至,有很多衣着华丽的贵宾来给我祝寿。颔联“夷瘳何未已,残腊可能除。”《诗?大雅?瞻卬》:“罪罟不收,靡有夷瘳。”“夷瘳”,疾病平复痊愈。比喻生民疾苦的解除。此联意为:生民的疾苦一直没有解除,残月可能很快就要结束。颈联“松桂盟当谂,夔龙意竟竦。”“松桂”,即《松桂堂贴》,为明代书画家袁枢所藏。此联意为王铎五十岁生日对此帖念念不忘,以至于誓要与松桂结缘,连夔龙都为之惊恐。足见王铎对该帖钟爱之深。尾联“百年如得偕,非愿舍烟渔。”“烟渔”,指王铎的别号。此联盖指王铎希望自己百年以后,能留下像《松桂堂帖》那样名帖存世。黄道周深知王铎的天赋和才学,并预言其“五十自化”。王铎也似乎对自己的书法有了明晰的认识和判断,以期百年之后能名垂青史。
  王铎《临古法帖》后有言:“书法贵得古人结构。近观学书者,动效时流。古难今易,古深奥奇变,今嫰弱俗稚,易学故也。呜呼!诗与古文皆然,宁独字法也。”王铎的这一段话,是针对当时晚明时期所出现的以公安派竟陵派为代表的一股反复古思潮,他们虽然对小品文的兴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低级、庸俗的文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所批评的那样“为俚语,为纤巧,为莽荡,”以至“狂瞽交扇,俚鄙大行”。彭而述《胡德辉先生诗序》曰:“三十年来户公安而家竟陵,盈尺之面安在乎?此非薄视古人,而反高待今人也。吾乡王孟津当年尝感风气之靡,与余矢心共挽,海内有力之士间有所孤奋,以自标置于世,骎骎乎丕变矣。” ⑧可见在晚明复古主义重兴,抨击公安竟陵风气的过程中,王铎实为有力的推动者。“古深奥奇变,今嫰弱俗稚。”这是对自身追求的概括和对当时时弊的批判。
  “深奥奇变”对诗文来说离不开“引经据典”,对书法来说“数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为。”王铎一生到底临过多少帖,根据杨惠东、许晓俊主编的《王铎书法类编》中的临帖部分:《临王羲之王献之》包括王羲之的《阔别贴》、《此郡帖》、《清河贴》、《瞻近帖》、《大观帖》、《小园帖》、《月半念帖》、《宾至帖》、《散势帖》、《丘令帖》、《谢生帖》、《不审帖》、《清河帖》、《采菊帖》、《増慨帖》、《敬和帖》、《知足下帖》、《诸从帖》、《平安帖》、《吾怪帖》、《嘉兴帖》、《嫂安和帖》、《秋月贴》、《阮新妇帖》、《此郡帖》、《得万书帖》、《月末帖》、《汝不帖》、《吾唯帖》、《兰亭序》、《圣教序》、《此郡帖等阁帖卷》、《徂暑帖等阁帖卷》,诸多帖临习数遍。王献之的《奉别贴》、《岁杂帖》、《敬祖帖》、《省前书帖》一二、《昨得不快帖》、《鹅还贴》、《愿馀帖》、《余杭帖》、《鄱阳帖》、《鹅群帖》、《东阳帖》、《敬祖帖》、《来迟帖》、《玄度和来帖》、《违远帖》、《廿九帖》、《省前书帖》、《豹奴帖》、《节过岁终帖》、《愿馀帖》、《忽动帖》、《委屈贴》、《江州帖》、《冠军贴》、《吾唯帖》、《月末帖》、《鹅群帖等阁帖卷》,诸多贴也临了数遍。《临唐代诸贤》临欧阳询《籣惹帖》、虞世南《贤兄帖》、褚遂良《潭府帖》、《家侄帖》一二三,《仿唐太宗书卷》,唐太宗《叔艺帖》、《琵琶帖》、《使至帖》,徐嶠之《春首帖》一二,柳公权《辱问帖》一二、《圣慈帖》、《伏审帖》、《荣示帖》、《书扇面》,薛稽《夏热帖》、宋儋《接拜帖》,《淳化阁帖》等。《临古帖》部分,《张芝终年帖》(二)、《郗愔至庆帖》、《谢安帖》、《王涣之二嫂帖》、《王昙首昨服散帖》(二)、《谢庄昨还贴》、《薄绍之迥换帖》、《王僧虔刘伯宠帖》、《王筠至节帖》(三)、《闲旷帖》(二)、《谢璠伯江东帖》、《谢璠伯江东帖等阁帖卷》、《庾翼季春帖》、《庾翼故吏帖等阁帖卷》、《王操之婢书帖》、《钟繇宣示表》、《褚遂良潭府帖》,《徐嶠之春首帖等阁帖卷》、《王涣之二嫂帖等阁帖卷》、《张芝冠军帖等阁帖卷》、《琅华馆崇古帖卷》(二)、《千秋馆学古帖卷》、《宋明帝郑修容帖等阁帖卷》、《琅华馆信古儗帖卷》、《古法帖及米芾帖卷》、《擬山真迹卷》、《古帖山水合卷》、《米芾佛家语卷》、《书赵孟頫诗帖》等。王铎临帖之多、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实属罕见,他在临习的过程中对古帖始终有一种敬畏之情,“书古帖,瞻彼在前,瞠乎自惕。譬如登霍华,自觉力有不逮,假年苦学,或有进步耳。”⑨只有当你仰视古帖的价值,深感自己的不足,虚下心来,经过不断地努力,才会有进步。倪元璐为王铎的“奥”作了注解:“诗特奇削,书法遒古。”⑩
三、“创”——超凡脱俗的创新精神
  王铎“遒古”有两句话:一是“不离古”,二是“不泥古”;“不离古”产生了“奥”,“不泥古”就有了“创”。完整地一句话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上文对《木栾店》、《五十》(一二)三首诗和书作的解读和分析,足见其“诗特奇削,书法遒古”的特征。类似的作品在《王铎诗文残稿》一书中不胜枚举。这里着重谈一下“书法遒古”而“不泥古”,即“创”的问题。姚建杭在《王铎书法类编》序言中的评价是到位的,王铎“执着多年的‘皆本古人’,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复杂的情感自责中,反而积耻沈(沉)潜,郁悒成章,自此王铎有了突破性的创格,即傅山所说:‘四十以后,无意合拍,遂能大家。’所以煊赫古今,自成一家,绝不寄篱于右军,王铎终于临古出古,超越自己,胆大妄为,独辟新界。他深入秦汉篆隶之法,将‘二王’行草体系发挥成雄强恣肆、酣畅淋漓、闳中肆外的大气魄,既忠于传统,又匠心独运,于蚕丛鸟道中另辟生面,足以让后世学者心旌神摇。”他岂止是“深入秦汉篆隶”,他庆幸生活在一个给他带来无穷灾难而又即将结束的封建王朝,正是这黑暗与光明交织的时代成就了王铎,他有机会通览、临习各个时代大家的作品,加之自身的勤勉奋进,又有悟性,最终的成就是必然的。我们将王羲之的《兰亭序》和王铎临习的《兰亭序》加以比较,就能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和发展。至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和王铎临习的《兰亭序》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前者具有开创的意义,它是奠基者,永远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继承和发展,对前者的超越也是必然的。我选了不同时期王铎临习的两幅《兰亭序》作品,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加以比较,可以作一个不很恰当的比喻,王羲之的《兰亭序》犹如美丽如花的少女,而王铎三十多岁临习的《兰亭序》(图4)恰如血气方刚的少年,而四十多岁临习的《兰亭序》(图5)确如成熟坚强的青年。王羲之的《兰亭序》(图6),元郭天锡跋此贴很恰当:“书法秀逸,墨彩艳法,奇丽超绝,动心骇目,毫芒转折,纤微备尽。”而王铎得益于那个时代,前贤为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两幅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原作的特征。
  第一幅作品创作时的情景与王羲之当时的情景相似,王铎冬日“偶访蜀亭老先生,烹鱼酒快谈,拈得花绢,辄书卒章”⑾。这种快适逸悦之感,近于“一觞一詠”的东晋气派,其笔法、气度,最近于《定武本兰亭序》的神韵,但是在行云流水、潇洒飘逸中,骨格的清秀与坚挺共存,点画的流畅与涨墨互用,使疏密相间中增强了节奏感,章法布白更为精妙。第二幅作品是一幅极为成熟的作品,明显有扎实的唐楷功底,特别是颜柳的笔法,同时对米芾的痴迷,“直窥二王堂奥”。他说:“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深的《兰亭》法,不规规摹拟,予为焚香寝卧其下。”⑿米芾使他打开了二王宝库的新天地,他在府内看到了米芾真迹千余件,他说,米芾“字洒落自得,解脱二王,庄周梦中,不知孰是真蝶,玩之令人醉心如此!”⒀王铎已经把米芾摆在了与二王同等的位置,“从米芾直窥二王堂奥。这不是二王的形、二王的神,而是二王的创造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晋以后,理解二王的价值和创造精神,其作品又直接二王渊源的,不是虞,不是褚,而是米芾;米芾以后,不是赵,不是董,而是王铎。”⒁从这幅作品,我们明白了,同样的文字从飘逸清秀的神韵转化成恣肆雄强的气度所需要的条件:魏晋的韵致、唐楷的法度、明清的意态,这是“五十自化”必备的基础。那种认为不会楷书可以直逼狂草的论调,就如同不会站立就要跑步一样可笑。狂草还需要条件,时代的变化、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心灵的提升,都是狂草产生的催化剂。王铎庆幸那悲凉的世界使他从极度痛苦的心灵挣扎中摆脱出来,艺术成就了他的辉煌,完成了从生活的痛感转化为艺术的美感(审美的崇高感)的过程。王铎的狂草是超越前辈的,他的书杜甫诗系列极具震撼力,他在《杜甫凤林戈未息诗卷》(图7)中写到:“用张芝、柳、虞草法,拓而为大,非怀素恶札一路,观者谛辨之,勿忽。”王铎的这番说明和提示,强调“拓而为大”的作用,实际就是创新,这里虽然对怀素有所贬义,但是他强调的是不能把一般信札的狂草与扩大到几十倍的狂草相提并论,他提醒“观者谛辨之,勿忽。”这幅作品,一气呵成,笔力苍劲,纵敛自如,墨竭而势不尽,笔枯而力无穷;勾环盘行中见豪放,点画狼藉中见凝重,结体奇崛,疏密有度,飞动震荡,气势夺魂。
  王铎的诗与书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书要有诗人的情怀,要有历史传承的深度和社会阅历的广度,要不断地磨砺、探索、追求、创新,只有做强自己,才能超越古人。

8.jpg

9.jpg

图4 王铎三十四岁《临兰亭序并律诗帖》(局部)

10.jpg

11.jpg

图5 王铎四十四岁《临兰亭序》(局部)

12.jpg

图6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13.jpg

图7 王铎《杜甫凤林戈未息诗卷》

释文: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鸟云峰峻,悬军幕井乾。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丙戌三月初五二更,带酒微醺,不能醉。书于北都琅华馆,用张芝、柳、虞草法,拓而为大,非怀素恶札一路,观者谛辨之,勿忽。孟津王铎。)


注释:
①《祁忠敏公日记·涉北程言》:“王盛称予五律,云七律尚有薄处。因以‘大、奥、创’三字以予箴。”薛所蕴《阎审今诗序》,还记载王铎曾赠阎审今“以创、以奥、以老”。(转引自白一瑾《论王铎诗歌的美学取向》2011年5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②拙著《美学基础理论》168页。
③王铎.拟山园选集[M].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11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④⑧⑩转引自白一瑾《论王铎诗歌的美学取向》)
⑤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465——466页。
⑥王铎 致戴明说(戴巌荦札)王铎手书信札,内有小楷书杜甫五律二十一首,手札二十九通,皆写给戴明说。戴明说为河北沧州人,明崇祯七年进士,国朝官至户部尚书,善书画,与王孟津名位相埒且相契最深。
⑦王铎《拟山园帖》第11—12页,河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⑨《琅华馆仿古帖跋》《中国书法全集·王铎书论选注》62卷649页
⑾《中国书法全集·临兰亭序并律诗帖》61卷3
⑿《中国书法全集·王铎书论选注·跋米芾吴江舟中诗卷》62卷659页
⒀《中国书法全集·王铎书论选注·跋米元章告梦帖》62卷663页
⒁《中国书法全集·刘正成〈王铎书法评传〉》61卷10页

名家专栏
最新作品

名 称:云山幽隐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名 称:云去空山青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名 称:烟含山作影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诚聘英才 | 加盟代理 | 书画租赁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作品征集 | 交易声明 | 联系我们 | 访问量:62545313
版权所有 2012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50093号-2 地点:杭州市长生路58号西湖国贸中心706室
电话:0571-87558039 87558040 传真:0571-87558037 E-mail:chym88@126.com 服务QQ:449363274 技术支持:博采网络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