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2日 17:12:38
点击率:3022
关于龙泉青瓷艺术创新的若干思考
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 田宇原
2010年5月22日
(根据录音整理)
能到龙泉来,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因为我很喜欢龙泉青瓷,也很喜欢龙泉宝剑。跑了全省百来个县市区,我觉得龙泉青瓷是浙江文化品牌里打得最响的,这张名片是非常拿得出手的。今天,我们谈龙泉青瓷,首先应该对龙泉青瓷发展现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认为是“形势大好”。为什么?
第一,龙泉青瓷成为了人类非遗。中国的历史上窑口非常多,宋代就有五大官窑,但是真正传承下来的为数不多。龙泉青瓷不仅传承下来,而且有了“人类非遗”这个标志性符号,值得大家信服。第二,世博会浙江馆充满了龙泉青瓷的元素,影响深远。浙江馆大厅里的青瓷大碗,表现的就是龙泉青瓷;按照设计,浙江馆对每次进馆的人会敬一杯茶,送一只龙泉青瓷小茶杯。世博会办下来,可以想象会有多少人增加对龙泉青瓷直观的感受。因为人生旅程中的这么一次经历,会有多少人增进了对龙泉青瓷的感情,而这是花再多的钱打广告也不能取得的效果。第三,龙泉青瓷博物馆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龙泉青瓷从诞生到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极好的展示场所,了不起!因为浙江的博物馆,别说是县级市,早几年连宁波、温州也没有个像样的博物馆。这一点很大程度取决于地方领导的重视程度。第四,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发展与保护局已经成立。现在设立一个机构是不容易的,要牵涉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青瓷宝剑局就是专门做青瓷宝剑产业发展与保护两件事的。这是在座青瓷大师们之福,平台搭好了,你们才能心无旁骛搞创作。第五,老中青结合、良性梯队的人才队伍已经形成。我跟一些大师接触,发现他们的孩子都开始接班了,而且在座也有许多年轻的大师。有些是科班生,有些是土生土长的,还有的是参加进修钻研提高的,龙泉制瓷业可持续发展可谓后继有人。
我到龙泉来,印象非常深的是,艺术大师的头像广告牌在马路边上一块一块树起来。推介大师,推介目的是什么?就是希望大师真正能让社会知晓,让市场知晓,不仅本地人知道,更重要的是让外地人也知道。这些都是市委市政府做的很有意义的事,这些事一件一件叠加起来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局面。总之,我认为龙泉青瓷发展现状是良好的,接下来要着重思考如何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去创新发展,特别是申遗成功之后,官方应该做些什么?工艺大师能做些什么?我以为,应该从两条线来思考龙泉青瓷今后创新发展的道路。
第一方面,官方需要做哪些事情?
首先,要在打造龙泉青瓷艺术精品方面有战略思考。能不能创造新时代的官窑?中国是一个瓷业大国,历朝历代都有一个传统,好的窑口的最好产品,应该是进贡宫廷的,是巅峰之作。龙泉窑要加快发展,也要有巅峰之作。巅峰之作尽管出自某位大师之手,但也要靠组织来实施。要抽调力量,从器形的研发,到具体创烧的技艺,凝聚众人的智慧与心血来做,是不计工本、不按市场走向来做的。龙泉如果要占领制高点,就要创烧出集我们综合力量大成的作品。这是一个新题,也是一个难题,要由政府组织大师去共同研究新器形、研制新配方,然后烧制出来。
其次,要继续培养人才,培育和塑造大师,老中青结合,代代相传。因为我们不能光见物,不见人。要把一件事情做成,没有人花时间花精力去做而且做美做绝不行的。所以,人才培养战略要继续大力实施和推广。
第三,要有科研品牌,建立龙泉青瓷基本数据库。龙泉青瓷博物馆建成后,可以将历朝历代的青瓷拿去分析,不同时代、不同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瓷片都要认真研究,建好科研数据库。龙泉瓷烧造到现在,上千年的历史,各个不同年代烧造出来的瓷片,是可以找到的。应该将每个窑址、每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瓷片,一一建档留存起来,这项基础工作一定要做好。等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各方面条件进一步成熟时,再把各个窑址、各个历史时代瓷片的物理、化学等成分作出分析,建立一个权威数据库,为继承和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要研究走进民众品质生活的青瓷产业化发展路径。为什么要加个“品质”一词呢?就是说走进民众生活的制瓷作品也是要有品质的,不要粗制滥造。市场导向作用很厉害,有时候把人往好的地方引导,有时候也会使人误入歧途。龙泉青瓷不可能都去做精品官窑,一件东西几万、十几万。因此,不能忽视广大百姓品质生活的需求。大众生活的东西应该是怎么样呢?应该既是市场化的,又是有品质的。生产出符合龙泉青瓷特点的一些器形,使其能够进入寻常百姓生活,而且是符合老百姓品质生活需求的那种产品,其实就是龙泉青瓷产业化的一个方向。
第五,要有青瓷展示、推介和宣传战略。青瓷的审美引导可以跟中国文化结合起来,跟中国哲学结合起来,跟人的内心诉求结合起来。杨晓阳院长说过,爱中华就要爱青瓷。他曾经跟我切磋,说原来对瓷一点感情都没有,因为他是在西安成长起来的艺术家,西安以什么见长?陶器见长,而且是古典的陶器为主。等到了龙泉以后,他跟我说,现在非常喜欢龙泉青瓷,因为龙泉青瓷有深层次的文化理念在其中。我们一致认为,把中国人文传统和龙泉青瓷结合起来这篇文章值得大做特做。我曾经说过,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就浙而言,龙泉为甲。龙泉的窑口从南宋到现在,上千年没有断过,值得推崇。推介龙泉青瓷,要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中国陶瓷史结合起来。龙泉青瓷不是釉上彩,不是彩瓷,它以单色釉见长,简洁、润泽、沉稳,更符合中国哲学的理念。它极其朴素,让人看了以后心境平和,与儒家、道家的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
第六,要有区域竞争的战略。现在全国窑口很多,瓷都景德镇不可小视,福建德化不可小视,北方钧瓷同样不可小视。我们面临着既有省际竞争,不同窑口之间的竞争,还有国际竞争。欧洲跑在我们前面,很多精品瓷卖得比我们贵,市场销售得也不错,这就是跨国界的竞争。如果到日本,一定要去看看他们的制瓷情况,真的非常精湛。人们常说,区域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有危机感,要不断提高我们自身产品的品质,去跟人家竞争。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把龙泉青瓷越做越好,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的位置。
第七,要重视对瓷器的检测。要有基本的检测手段,有保留、发布检测检验标准的权力,这也是政府应该做的工作。现在国际竞争中很强调绿色保护。如果没有让人信服的科学数据,在国际竞争的时候是要出问题的。老百姓的生活要求到了品质时代,我们没有数据说话,也是不合适的。这也是基础性工作,就是说要有检测的手段,可以考虑建设一个检测中心。
第二方面,大师可以为传承创新做些什么?
第一,实现从传统工匠到艺术家的转变。历史上,工匠的地位是不高的,比如说元代,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往后的第六第七才排至工匠。今天,我们的工艺大师的地位与那个时代同日而语了,但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一个工艺大师,也同样要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要不断提升自己,努力实现从工匠到艺术家的转变。
第二,实现从单纯工匠向文化人的转变。瓷艺家和文化人是有区别的。瓷艺家更多的是对真善美的把握,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把握。文化人更多的是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更具哲学倾向,对世界观、审美观有更高要求,意境相对来说要高一些。我们的大师们如果能实现技艺、艺术、人文精神的三合一,那差不多就实现了从单纯工匠向文化人的转变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龙泉青瓷应该是这样的器物:一是釉色到位,器形到位,所有的工艺程序都到位,作品没有瑕疵。二是符合审美的要求。从艺术家的角度讲,如果说你在上面写字,是一流的书法;如果你在上面作画,是上等的绘画。三是作品符合文化人的欣赏趋向,如此这般那就不是一般的作品了。但是要做到这些很难,需要大家不断努力。
第三,走个性化精品的道路。不能走同质化道路,要不落俗套,要避免恶性竞争。全国有那么多窑,那么多器形,那么多纹饰,要有所差别。就我们龙泉大师而言,都应有自己的建树和长处,在一个群体中,你有所长,他有所短,这样形成的群体才有综合实力,有整体竞争力。有一次在杭州参加青瓷评选活动,我说要多做拉坯的,少做灌浆的;要在釉色上多做一些探讨,既保持传统釉色,也可以尝试在传统釉色上有所创新,把龙泉青瓷个性做得更加到位,不搞同质竞争,不搞大路货。我们的大师心中要有市场,但也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真正的高手是能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影响市场,引导市场,而不是跟在市场后面跑,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第四,拓宽与艺术家、文化精英、社会精英合作创烧的路子。大师跟艺术家、文化人、社会精英,可以多做一些合作的作品,搭建好平台,订立规矩,达成默契,甚至签订必要的合同,一起做艺术精品,这也是一种路径。做好的话,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龙泉青瓷的人文品牌。事实上,许多大师都在这样做,但是我觉得还在初始阶段,还不太有规矩,还不是一个品牌。我们可以多搭建类似的平台,通过与艺术家、文化人、社会精英的交流互动,对大师自身的审美、作品创烧也会有所帮助,有所提升。
第五,在借鉴传统的继承中创新。我们不要简单地去讲创新,不要老祖宗是怎么回事都没搞清楚就去创新,因为没有“根”的东西是不牢固的。博物馆看到好的作品,窑口出土的一些好的瓷片,要好好研究、仔细揣摩。离开这些,简单地讲创新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才会到位,包括器形、釉色、纹饰上的传承,都要到祖宗的作品里去吸取养料。中国画院的于老师有个观点,适合龙泉青瓷表现的形式可能更多是刻花和单色。为什么这样说?龙泉青瓷和其他的瓷是有不同表现方式的,这是龙泉青瓷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适当的有些点彩可以考虑,但是大面积的点彩、大面积的釉下彩可能就不行。可不可以做一些探讨,比如说我们画家的绘画,画出来以后再刻上去,刻上去以后再上釉。这样烧出来以后,细看有内容,粗看是青瓷,既很纯净,形式又好。又比如说,毛正聪大师画册中的梅子青瓶略有点彩,让我们觉得既大气,又简洁。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要有点才艺。才艺里有些什么内容呢?我们中国的文化有些深层次的东西,包括哲学理念、人文思想、宗教文化,如佛教尊重人的生命,道教讲究清净无为,如果都凝聚到我们的作品中去,就是平和的、纯净的、稳重的、大方的,看了让人心静的,这应该就是我们心目中的龙泉青瓷。
第六,要有大局观念。有的大师自视甚高,但是光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形成龙泉青瓷今天这样好的局面的。这是方方面面齐心合力的结果,当然,也包括业内同志的共同努力。不是一个大师,而是一个群体;不是一个光有创作的群体,还有各级政府,还有方方面面服务的群体,为你们搭建的一个平台。如果追寻历史的话,翟翕武这些前辈的贡献就很大。代代相传、薪火相续,才有了龙泉青瓷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如果要让龙泉青瓷走向中兴,真正在中国这个瓷国占领制高点,有一个更好的未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把龙泉青瓷打造得越来越好,成为中国瓷界的第一品牌,成为浙江文化名符其实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