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画的欣赏问题 -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信息
分享到:

漫谈中国画的欣赏问题

2012年06月12日 17:12:30               点击率:3334

    中国画的欣赏应该说是一个很复杂也很系统的问题。说它复杂,是因为形形色色的人们互有差异的审美兴趣,导致对中国画欣赏的见仁见智;说它系统,则是因为中国画有着漫长的历史和宏大精深的传统。中国画的实践和理论发展到今天,应该说真正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当然,这也是中国画走到今天不得不有所创新和变革使然。因此,若要透彻深入地谈中国画的欣赏,必然要从中国画的肇始一直谈到今天,那是相当系统的一门学问。本文因篇幅所限,主观上也不想把中国画的欣赏问题谈得太深,以至读者诸君看过本文之后更不知道该如何去欣赏中国画了,所以我在这里只想就中国画的欣赏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纯属个人看法,不当之处,敬希见谅。
  中国画的衍变

  谈中国画的欣赏,不能不简单地谈一谈中国画的衍变。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不是写的而是画的。或许最早的中国画就可以从这里算起,这也是中国书画同源的最有力佐证。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随着中国语言文字的逐步发展,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这才分离开来。但是宋元以降,尤其到了明清之后,由于文人画的风行,“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写意水墨备受推崇,书法之理又重新极尽完美地融合到中国绘画之中。如果你是一位细心的赏画者,你会发现许多写意画的落款都称这画是写的而不是画的。为什么?这表明此画的作者非常讲究笔墨的书写性,将书法用笔运用在绘画里。当然,“写”还表明此画的写意性。综上简述,表明“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绝无仅有的特点之一。

  除了象形文字和岩画、陶画外,至今发现的中国画的最早形态,当属战国时代的帛画。帛画讲究用笔敷彩,沿袭下来,成为如今的工笔画。在中国画特有的工具之一宣纸尚未诞生之前,中国画一直是在绢帛上进行的,而宣纸的出现,可以说从此把中国画带进一个全新的缤纷多姿的世界里。不仅水墨写意画得宣纸之便日益显示出其无穷的魅力,工笔画也在熟宣纸上(也有不少画家在生宣纸上画工笔或兼工带写)表现出不同于绢帛的诸多效果。因此,在宣纸上作画,被认为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当然,有一些国画家仍旧喜欢在绢帛上或其他适宜表现某种效果的纸上作画,那也无可厚非。严格来讲,除了毛笔、墨汁、国画颜料、宣纸、款识、印章、装裱外,最能体现中国画特点的,当属画作中笔墨的运用。笔墨不仅是中国画的画种基因之一,也被看作是中国画作品优劣高下的技术难度指标。不过,随着文人画的画坛独步,笔墨被强调到一个极端的地步,从而限制了中国画的多元发展,难免在笔墨上形成一种陈陈相因的套路。因此,近百年来,中国画多次被认为已走进死胡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李小山断言中国画其命当休矣;就在几年前,林逸鹏的《废纸论》也断言中国画该是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中国画的今天

  其实,中国画的艺术魅力,还远未被人们所完全发现和欣赏。不要说西方人,即使东方人中,真正能够领略中国画艺术魅力的人,也为数不多。好在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东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并欣赏,包括碧眼金发的西方人。因此,那种“中国画已走到尽头”的论调,委实是太过悲观了。经过多年来的变革和发展,中国画的艺术魅力不仅没有丝毫减退,而且其艺术生命力日见勃发。

  但是,中国画毕竟有太久的传统,太多的因袭,太旧的套路,如果不对其进行变革、创新和发展,那的确是没有出路的。也正是基于此,绝大多数对中国画发展抱持积极态度的艺术家们,开始秉承着自己的艺术个性和对现实生活不同角度的深刻理解,对中国画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尝试,从而使中国画坛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良好势头。

  综观中国画缤纷多姿的创新手法,概括起来不外乎是从题材内容和绘画技法以及形式美感的变化上去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过去在中国画中从未出现过的题材内容,例如现代社会生活和人文景观,都在中国画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便使中国画的时代感得到了有力的强调。艺术家们在绘画技法上的创新尝试,则更为丰富多彩,其中尤为突出的便是将西方绘画的一些表现手法,譬如聚焦、光影、变形、夸张、隐喻、抽象等,引入中国画的创作之中,使中国画的面貌为之一新。画面构成、视觉冲击等注重形式美感变化,则使中国画的欣赏更趋多元。同时,很多显然落后于时代的程式化的东西,已日渐退出了画家的视线。还有那些完全背离了中国画根本,不用毛笔、墨汁、宣纸、国画颜料,胡涂乱抹出的没有谁能够看得懂的所谓的中国画,除圈子里的人在大炒特炒外,则被大众所疏远。这也是那些没有什么绘画基本功的人最便捷的所谓创新,其实不过是故作惊人之举而哗众取宠罢了。

  从目前国内美术市场来看,中国书画的市场份额依然是最大的。无论是作为礼品相送,还是宾馆、酒店、茶楼以及家庭四壁的装饰;无论是作为各拍卖行的拍品,还是全国各地画廊画市;无论是老年大学的书画课程,还是随处可见的青少年美术学习班,中国书画都占据着主角的位置。源远流长的中国传

名家专栏
最新作品

名 称:云山幽隐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名 称:云去空山青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名 称:烟含山作影
作 者:胡世鹏
尺 寸:68×68cm


诚聘英才 | 加盟代理 | 书画租赁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作品征集 | 交易声明 | 联系我们 | 访问量:62548426
版权所有 2012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50093号-2 地点:杭州市长生路58号西湖国贸中心706室
电话:0571-87558039 87558040 传真:0571-87558037 E-mail:chym88@126.com 服务QQ:449363274 技术支持:博采网络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