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以后的若干年里.我-直在以重彩形式创作自己的作品。内容也限定在自己熟悉的"江南水乡"这-主题。当时,我认为以重彩形式来描绘自己所熟知的江南,在古人的文本中难与参照,因而,更能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以此来建构属于自己的创作形式与审美体系。事实上,无参照的探索,一开始便很茫然.很大程度上犹如瞎子走路。稍有不慎,便会误入歧途。这样的创作经历大约持续了七、八年时间,在这并不算短的年月里,在成堆的废纸中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90年代末期,我开始对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手段进行了重新的梳理。着手进行了大量的水墨实验性的试验.然后与同时在进行重彩创作的徐惠泉兄开始了长时间的探讨。终于有-天,我告诉他。我将放弃已经探索了近十几年的重彩画风,重新回归水墨。而此时,我的重彩画风已经被画坛所认可,并且已在全国各大媒体发表了大量的作品。《艺术探索》杂志曾重点对我与徐惠泉的重彩创作进行了专访,著名画家刘国辉教授曾撰文《一个好的开头一一谈茹峰的作品》发表在《艺术界》上。《江苏画刊》也曾刊发了艺评家谢海先生对我的评论《感觉江南与江南感觉》。出版了两本以江南为主题的画集:《茹峰作品集》、《当代名家青绿山水精品--茹峰》。因而,可以说这种放弃是阵痛式的.但我依然决然。
如果说创作的转折点始于90年代末期,那么我人生的转折点则始于02年的初夏。先是一纸调令使我离开了我的家乡--苏州,离开了事务繁复的出版系统,进入了专业美术学院任教,一年后,两份博士生录取通知又将我推向人生的十字路口:-份是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中央美术学院的首届中国画博士生班;一份是我母校--凝聚着深厚传统的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研究博士生班。考虑再三,我选择了后者。在这里浸含着林风眠、黄宾虹、潘天寿诸位大师的润泽的校园里,往西湖边的和风细雨中继续着我的学业。
我的创作开始从浓重走向素雅,从追求张力走向平和。
中画创作的形式语言与精神指向的研究,以及领悟与把握传统水墨在今天通过解构与形式再造所产生美感的整体结构,是我近期的水墨创作中的-个研究课题.
前方的路还很漫长……
茹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