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白先生其人其画
顾森
孔子曰:“君子固穷”。庄子云:“守志不分,乃凝于神。”刘知白先生在近七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不为艰难的环境所屈服、所影响,而对艺术的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实实在在地身体力行了这些古训。
刘知白,号白云,晚号如莲老人、野竹翁。1915年生于安徽省凤阳县,十岁起涉足绘事。上小学期间,跟随乡贤作诗习画,向从政界告老还乡的外祖父学习书法文章。在外祖父的影响下,养成厚道、朴实、淡泊的品格。十八岁(1933年)时考入苏州美专国画系,后被系主任顾颜平收为入室弟子,住进苏州怡园顾先生家中专攻山水,形成他清丽秀雅的画风画格。良好的前期教育和坚实的训练,是刘知白先生日后能徜徉于艺术之园的基础。1937年日本人入侵上海,苏州城人心浮动,刘知白先生遂别师返乡,回凤阳执教。1938年,凤阳沦陷,刘知白先生离别家乡,开始了他漫长的流亡生活。可以说,自1937年后,刘知白先生的艺术创作没有不与动荡的生活相关。1949年底定居贵州省贵阳市前,他先后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安徽、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在教书、卖画、刻印维持生计的艰苦生活中,举办了三次个人画展、作画上万幅。定居贵阳后,除了1964—1966这两年有较稳定创作环境外,他的艺术创作一直只能服从糊口养家这一最紧迫的人生目的。1980年,65岁的他分得了住房,可以安居以度晚年。除1976年、1977年因粉碎“四人帮”激励他曾在陋室画出一批佳作外,他的艺术创作因80年代以后的生活安定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不仅绘制出一批充分展现传统功力的巨帧大幅,更有许多充满新意的水墨小品和意境高古的册页。年近80的刘知白先生,早期生活维艰,中期屡受政治运动冲击,晚年体弱多病,但却作画约4万件,并培养出一批今天驰骋画坛的中青年画家,充分表现了他游于艺、依于艺,穷且益坚、超然物外的品格。颇有“黄子久日断炊,犹坦腹豆棚下,常画虞山”的精神和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态度。
刘知白先生一生视艺术为生命,求变化、求发展,在艺术的道路上进行没有止境的求索。他作品的基本风貌是传统的吴门绘画那种秀雅清丽,但在那墨气淋漓和苍逸粗率、劲利老拙的笔意里,可明显看到他学习明清及近代山水大家的风格而创自家面目的努力。长期的流寓各地,不同的山川,不同的景致,对他产生出的是不同的感受和对不同表现手法的欲求。这种以造化为师而泛滥各家的结果,便是艺术上的别开生面。如他长期寓居贵州,所画作品滋润、清新、空灵,很好地表现了贵州山水云遮雾绕、气象万千的精神。纵观刘知白先生几十年的作品,没有死守某一程式的现象而是有一种流动感;没有翻来复去几副面容的现象而是有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他的作品,也并不因为进入老境以后而纯以笔墨取胜,在形式上、内容上,仍然充满了求素和活力。近两年他画了不少圆形构图的水墨小品,章法迭出,墨气袭人,既有传统的笔墨趣味,又有现代的抽象意蕴,很能反映他行笔如飞、讲求气韵天真的作画风格。对自己的绘画历程,刘知白先生用“法、守、功、化”四字作为总结,即:老老实实做学问,研究各家之法;得法不可随学随丢,不自珍惜,应以日课为本,继而求日新月异;下苦功夫,练真本领,将前人之法化和应用,成为己有而运用自如;融各家之法于一体,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独出新意,绘事乃成。
刘知白先生于1985年、1988年分别在贵州省展览馆、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了个人画展,作品《万壑松风万树梅》、《山塘如镜月光明》等中堂山水为中国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1994年9月于北京宽街麒麟碑胡同三树居
注:该文刊载于1994年10月 第12期《中国艺术》杂志
顾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汉画学会会长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系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比较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书画研修部主任、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申报联合国“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