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伟平
张伟平,1955年生,桂林永福人。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仙水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研究生专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山水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画的“创新”是一件让人捉摸不透的事情。当它作为一种时代观念提出来的时候,其理是不容置疑的;但当它具体到每个画家身上时,其千差万别的变象,就让我们解读“创新”遇到了很大的麻烦。真不知这根金光灿灿的藤,为什么会结出这么多千奇百怪果,是理念错了,还是理解错了?
渐渐地,炫耀“创新”成了中国画界的时髦。此时,我们大都忘记了它的根本指向。当然,有些画家也许和他人有所不同,他们只向往着展示自己的生命感受而并非“创新”,这不是画家们的疏忽。“创新”不应该成为懒惰者的温床,创造一个新的视觉样式与展现自己生命感受肯定不能等同。“寻找自我”与“培育自我”,一个是外寻,一个是内养,其精神生命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与依托外物的表现也肯定也有区别。中国画发展至今,在画理、画法上都有着自身的规律,学习和掌握它们,乃至在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时,依托它们表达自己的情趣,就成了我们的苦心追求。所以说,创造中国画的当代样式,不应和学习传统对立起来,也不能和照搬西方绘画的样式等同起来。一个明智的画家,要有能力审视一切艺术形式,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文的;不管是过去时,还是现在时。个性的张扬与表现,一定要有文化底蕴作依托,否则其个性特点对社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