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图 北宋 文同 绢本水墨 纵113.6厘米 横105.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墨竹图》用水墨画倒垂竹枝,竹业浓淡相间。此图无款,有“静闲口室”、“文同与可”二印。诗塘有明人王直及陈质题诗。史传文氏之竹“浓墨为面,浓墨为背”,因文同曾受命为湖州知州,因此后人称其为文湖州,将其开创的墨竹画派成为“湖州竹派”。
竹作为中国绘画中一种独立题材始于中唐时期,文同之前的竹画,多为双勾着色,而且仅作背景。文同则单画竹,以水墨单色一笔画出竹的竿、节、枝、叶,并首创以深墨的叶为正面,淡墨的叶为背面。后人谓之墨竹画。《墨竹图》乃文同墨竹之代表作,画倒垂竹枝一稍。用凝重圆浑的中锋画竿,节与节虽断而意连;小枝用笔迅疾坚挺,左右顾盼;竹叶则八面出锋,挥洒自如,浓淡相间,在叶尾折转处提笔露白,以示向背之势,聚散无定,疏密有致,枝干墨色浓淡对比减弱,画法不失形似而又有写意的自由之风。
这种墨竹显然是一种以造型为主,兼顾笔墨情趣的文人正规画,但也与苏轼的墨戏相区别。他着重于对竹的观察、构思与创作的过程,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正如苏轼所说的“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来源:NO.1美术网